大兴安岭漠河县导游词

2024-09-03

大兴安岭漠河县导游词 篇1

  你认识“北”吗?如果不认识,那就赶紧来漠河找北吧!

  我们中国地图就像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在鸡冠上有一个美丽的小镇——漠河。漠河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之上,和俄罗斯遥遥相望,中间隔一条黑龙江,漠河最北的地方就是北极村。

  到了北极村,我们先到了有名的“金鸡之冠”,它是一个龙头鸡尾的雕像。行走一段路程后,我看到草丛中有一些图腾,旁边到处都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写的各种字体的“北”,有的写在树上、有的刻在石中,这个“北”是经典颜体、那个“北”是唐太宗所书,从古至今,几乎包揽了所有能找到的名家所书的“北”字。这些“北”字,各有千秋,美不胜收,这是一场“北”的盛宴。可见,“北”在北极村人的心目中分量是非常重的,他们以生活在祖国最北为荣,以生活在祖国最北为傲。

  再往里走,是一块立着的巨石,上面写着“黑龙江”三个大字。突然我不经意间发现河面上每艘游艇后面插着一面中国国旗。我很不解,作文便问爸爸:“为什么每艘游艇后面都插中国国旗?”爸爸笑着说:“你有没有看到江对岸的山头上有许多绿色的小房子呢?那些就是俄罗斯的哨所,江对岸就是俄罗斯领土了。俄罗斯的边防军就是通过这些旗帜来识别船只的。

  离开了江边,我又看见了一块长方形的石头立在地上。咦,怎么还有国徽,我仔细一看原来是138号界碑。姥爷告诉我说,这是中国最有名的界碑之一,因为它能让游客触摸到它。我听了姥爷的话,我用手小心翼翼的摩挲着它。它是那么的光滑、坚硬,是中国威严的象征。

  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地方,几乎这里所有的地方都能称为是中国最北,我们见到了最北小学、最北一家、还有爸爸工作的地方——最北邮局,爸爸的单位能在祖国的最北端为人们服务,我心中也充满满满的自豪感。

  在北极村,虽没能与“北极光”、“极昼”相遇,但是我们欣赏到了小镇的秀美风光,体验了小镇的风土人情,找到了祖国的最北端,真是不虚此行。

大兴安岭漠河县导游词 篇2

  初到漠河,最先感到的便是炎热了,这儿的热浪真不比我们常熟差到哪里去,但深夜和凌晨却只有十多度,温差令人惊叹。我们在感到炎热与寒冷交替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中国最北的日出,凌晨四点来到北极星广场,却发现太阳早已升起,重要的是这太阳还正正好好地被俄罗斯的山给挡住了。我心想着:愚公,愚公,快来移山啊!

  夏天的大兴安岭,壮观!一排排,一列列,连绵不断的树,形成了大兴安岭特有的风景。当你站在峡谷之上,四面八方,你眼睛所能触及的每一片土壤,都被那葱翠欲滴的绿色覆盖。如果你仔细去分辨,从上到下,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颜色,最上一层是国画中的油绿,深沉又端庄;中间一层是碧绿,透着浓浓的夏的韵味;最矮处竟是一抹嫩绿,活泼又俏皮,仿佛在悄悄地告诉我们漠河的春天其实才刚刚来临。瞧,树林深处隐藏着一片白色,原来是茂密的白桦林,它们高大挺拔,似巨人一般保卫着这一方水土。它们的树皮像丝绸一般柔滑,如乳汁一般洁白。它们矗立在泥土之中,有的单独一棵,威严耸立;有的抱作一团,三五成群。但不变的是它们坚强的品质,在严寒之中屹立不倒,在大雪在压迫下,仍是那么高耸入云。

  夏天,漠河的花,艳!真的艳,五颜六色,似群星般闪耀,如玉石般纯洁,若冰雪般晶莹。每朵花都绽放着属于自已的气质,或高贵,或优雅,或娇羞,或奔放,或大气,或潇洒……花绽放在天地之间,使大地变得五彩,使漠河更温馨,让我们的心情像竞相开放的花朵一样美丽。

  夏天,漠河的蝇,大!和林子里的马蜂一般大,它们总是风一般从我们头顶飞过。留下一阵阵如小型飛机升空的轰鸣声。它们不仅偷吃菜还专叼人肉,我妈被它咬得可痛了,听她说这还不是一般的痛,就像一只大马蜂给蜇了一般,是那种火辣辣地钻心痛,看她狼狈不堪的样子,而我却无能为力,唉,只求苍蝇大哥放过我妈吧,她身上半点嫩肉都没有,哪供得起你吃喝啊!一阵翅膀扑腾的声音,它们又杀过来了,快跑!

  夏天,漠河璀璨闪耀的星星,我未曾看见……

  夏天,漠河奇特绚丽的北极光,我无缘相见……

  夏天,漠河漫山遍野的蓝莓还没有成熟……

  夏天,漠河美味多汁的菌菇还没有吃够……

  虽然这次的旅途留下了一些遗憾,但这些已经够了,漠河,我还会再来!

大兴安岭漠河县导游词 篇3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去了解内蒙古的先辈们是怎样建设我们美丽的大兴安岭。

  我们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怀着激动的心情,坐着大客车去往甘河驿站。到达那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的亭子,让人耳目一新。校长说:“在几年前,这里是供旅客休息的地方,每当有旅客来到这里,都会到这里休息一下,看看甘河的美丽风景。”

  接着,我们走出亭子,沿着路边往东走,路旁有许多的雕塑,这都是大兴安岭的建设者们辛勤劳动的塑像。有植树造林的人们,是他们付出了劳动,才有我们大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有在树上安置鸟窝的,是他们让大兴安岭鸟语花香;有在树旁吃饭的人们,我想:他们为了建设家园,在北风呼啸的户外吃饭,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呀!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做一份贡献;接着是用牛往山下拉木材,我仿佛看到建设者们劳动的样子,看到一车车的木材运到山下,为我们的建设添了一份贡献,建设者们高兴的喊道:“顺山倒喽!”还有用马拉的雪橇,雪橇上的人们高兴的招招手,好像有什么新发现似的;下一个是骑马的人,他们拿着望远镜,好像是在做勘测,侦查!

  接着,我们来到了甘河的文化长廊,里面的宣传栏更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力,里面有内蒙古的地图,还有内蒙古的林区介绍,内蒙古有名的大河:乌加河,塔布河,克鲁伦河等等,大兴安岭的脊椎动物:雪兔,猞猁,野猪,黑熊等等,老舍先生也在甘河留下了闻名遐迩的诗句: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黄金时节千山雪,碧玉溪谭无月秋。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很快我们走到了长廊的尽头,排好了队,校长在前面为我们讲解到:“甘河的源头是一眼清泉。泉水终年喷涌,从未干涸过。相传,北魏鲜卑时代,一位公主回到她祖先居住的大兴安岭进山打猎。

  在围猎的过程中,公主高超的箭法射中了一头公鹿。公鹿带箭而逃,公主骑马在后紧追不舍,越追越远而脱离了随从人员。最终公主射死了这头公鹿,然而,公主在茫茫林海中迷失了方向。她呼喊着,在森林中越走越远………公主在迷失方向的十几天里,她用烧烤的鹿肉充饥,但却很难找到水源。

  那时正赶上几年大旱,几乎所有的河流都干涸了。渴得难忍时她只能吃野果、嚼树叶。艰难中,公主感到死亡一步步向她走近。最后,公主在干渴中筋疲力尽,几乎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了救命的泉水。她喝着清冽甘甜的泉水,清澈的泉水汩汩而流,这是公主的生命之泉和希望之泉

  公主得救后,泉水被当时北魏皇帝封为甘泉。泉水汇成河流就是今天的甘河。甘河由此而得名。甘河是一条不寻常的河流。经科学检测,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甘甜的河水将名扬天下!”

  伴随着这个美丽而感动的传说,我们结束了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坐在大客车上,回到了学校,今天下午使我记忆犹新,我会好好记住今天这个有意义的活动,还有那个美丽而感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