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北海导游词

2024-05-14

广西的北海导游词 篇1

  各位团友,刚才我们参观完美丽的北部湾广场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是大家向往已久的“北海银滩”了。

  该区域位于北海市的东南部,距离市中心有10公里左右,坐车大概要十多分钟。现在,让我来利用这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银滩的基本情况吧:

  那么,银滩为什么会获得如此之多的美誉呢?这里就让我来为大家一一道来。第一:这里的沙滩十分宽阔:东起大冠沙,西至冠头岭,绵延有24公里,海滩宽度300-700米不等,总面积有50平方公里左右,超过了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面积的总和;第二:海滩的坡度非常平缓:游出百米远也不会让海水没过头顶,在这里游泳安全系数是极高的。当然,大家也不要掉以轻心,毕竟这里讲的安全问题只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第三:沙子细而白:整个沙滩是由高品位纯净的石英砂历经千万年淘洗堆积而成。其砂子里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37%,外观晶莹雪白如粉、滑腻如棉,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片片银光,银滩之名也就由此而来。第四:水温静,浪柔软;这里的海水年平均水温在23.7度左右,一年有九个月的'时间可下海游泳,该地区所临海域无任何工业污染,海水的能见度大于2米,水质均超过我国沿海平均标准的一倍以上;第五: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左右,是内地城市的50到100倍,是疗养度假的绝佳之所;第六:常年四无:无鲨鱼、无生物危害、无海洋潜流、无污染;的确是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理想海滨浴场和开展沙滩运动的好场所。

  20xx年,北海市政府在非典期间办了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对北海大道进行了彻底改造;另一件事:就是在“还沙滩于人民,还沙滩以自然”的理念下,利用大批资金对银滩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改造。如今的银滩,面貌更是焕然一新,随处可见青草绿树、鸟语花香。

  各位朋友,我们的车子现在进入银滩旅游度假区了,这里原来分为三大功能区,即:银滩公园、海滩公园、海泰物业。大家往前看,那片形态各异的别墅群共有好几百栋,那都是九十年代初“北海房地产热”时留下的产物。随着今年银滩的重新规划与改造,这片闲置已久的别墅群也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家看这些沿街的别墅已经重新装修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

  好了,我们即将到达银滩公园的门口。这一路走来,不知大家是否感觉到,银滩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你们看到银滩如今的面貌时,现在的心情会是怎样?是不是有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呢?不要紧,如果有大喊一声:银滩我来了!

  我们已经到达银滩大门口了。也即将要投入到大海的怀抱了,下海前请大家顺手关好车窗,带好随身物品,并记住两点要求:一是:我们的停车地点和车号要记住,以便大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地找到我们的大部队;二是:向大家再一次重申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广西的北海导游词 篇2

  寻觅圣帝足迹追踪千载文明

  饱览山水神韵游憩虞山公园

  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市城北,因其园美庙灵、山奇洞幽,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和桂林历史的渊源地。园内虞山、皇泽潭、韶音洞素有仙山、仙河、仙洞之名。四千多年前,华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这里,秦人立庙纪念,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祭祀帝者络绎不绝,使虞山和虞帝庙附丽着浓郁的儒宗文化色彩,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虞山公园的造园手法新颖,风格独树一帜,古今结合,东西兼容,精巧雅致,主要景点虞帝庙、怡沁园、三绝碑、五福塔、闻韶楼、韶音洞、九重天、美泉宫景景生辉,处处诱人。

  虞山 在虞山公园内,叠彩区北极路东,漓江西岸,是桂林城北一座孤峰,海妃殉之。根据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唐时在山下建虞帝庙,庙东宋人建南薰亭,把山叫做虞山或舜山。虞山西麓有南北对穿的南薰洞,又名韶音洞。曾是古老的地下河道。山崖上有唐韩云卿文,韩秀实书、李冰阳篆额的《舜庙碑》和宋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洞内有张式的《韶音洞记》,方信儒的《古相思曲》等。

  韶音洞 在虞山西麓,为一南北对穿的古地下河道,高2~3米,宽5.5米,深105米,面积约720平方米。北洞前淙淙流水、阵阵松涛,交汇成韵,有如舜帝所制“韶乐”,因有韶音洞之名。张式《韶音洞记》云:“洞之深凡十有三丈,广二丈有奇。牖之外少西,有地隆然而高为台,可钓。明年秋,又于洞之左得小丘,平广爽垲,江出于旁,凡桂之山,瑰奇杰出者悉献其状。”明周进隆题“韶音洞”洞名,清俞徵题“薰弦”二字,都表达了洞的特色。

  南薰亭 在虞山南山腰。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为张式创建,历代均有修葺。亭东可望漓江,南有松林,亭北山水交织,一派灵秀景象。抗战期间毁于战火,仅存遗址。昔日是谒舜庙从容游息、宴集之地。清人查淳《南薰亭诗》,“留题字满苔痕绿,古庙烟浮松影寒。此日登临无限恨,追思往事一凭栏”,诗人对今昔抒发无限感慨。如今,新建虞山大桥飞架漓江东西岸,车队如龙,古庙苍松将长青万古。

  舜庙遗址 在市区虞山(又名舜山)南麓。虞山为桂林开发较早的名山之一,相传虞帝南巡曾到此山,故名虞山。并立庙纪念。庙建于何时无考。唐建中元年(780),朝议郎守尚书礼部郎中上柱国韩云卿,朝议郎守梁州都督府长史武阳县开国男翰林待诏韩秀实,京兆尹人李阳冰,曾合璧《舜庙碑并序》于虞山,此为记述舜庙最早的一方石刻,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朱熹作,《舜帝庙碑》云:“虞帝祠在城东北五里,而近虞山之下,皇泽之湾,盖莫详其始所自立,而有唐石刻辞在焉。南宋淳熙二年(1175)春2月,今直秘阁张侯式始行府事,奉奠进谒,仰视栋宇倾垫弗支,图像错陈造已淫厉。”于是“命撤而新之”。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修葺。此后,修葺之事历代均有。今殿堂,僧舍已废,遗址尚存。

  虞山大桥 位于叠彩区虞山以东约400米的东环路和北环路与漓江相交处。1986年1月兴建,1988年2月建成,同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虞山桥是桂林市“七五”重点工程项目,为7墩2台等截面T型预应力简支连续公路桥,总长309.86米,宽20.5米,其中车行道15.5米,人行道2.52米;荷载汽--20级,拖--100级;最高通航水位按10年一遇洪水计,设计6级航道,通航净高4.5米。虞山桥是目前桂林市区横跨漓江4座公路桥中最大的一座桥梁,它的建成,沟通内外环线,实行人货车分流,不仅对缓减市区交通紧张、改善城市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桥型通透明快,结构简单实用,与四周景色相互补充,是一座十分美丽的景观桥。

广西的北海导游词 篇3

  广西,是一年四季美丽的地方;广西,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广西,是一个环境优美的首府;广西,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家园。

  春天,美丽的柳树姑娘长出了翠绿的“头发”,一阵阵柔和的风吹过,她轻轻地拂过柳树姑娘的头发,又悄悄地飞走了。她飞到草坪上,顽强的小草又长高了一厘米,风姑娘“刷……”的一声飞过去,小草翻起了一波又一波欢乐的‘海浪’,草坪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花儿们就像一个乐队,牵牛花和喇叭花吹起来美妙的喇叭声;风铃花用力的摇晃着身子,发出清脆的铃声;风姑娘也来演奏,她用手轻轻的摇摆着枝叶;小蜜蜂是这里的热力主打,也是这里的主唱和演员,时不时的发出“翁…翁…”的声音,然后跳起优美的摆尾舞,果真天衣无缝的组合呀!

  夏天,天气多么酷热,火辣辣的太阳用那无情的刺眼的阳光照射在大地,大地似乎冒着一层白烟。小鸡热得耷拉着翅膀,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狗热得吐出了舌头,没精打采的躺着,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唱着‘知了,知了’的成名曲,音调一声高过一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时候,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游泳池旁,兴高采烈地跳进游泳池里,痛痛快快地玩起打水仗。池塘里的荷花争奇斗艳,开得那么的妩媚,开得是多么的灿烂,多么的水晶晶。孩子们在水里欣赏着眼前的景物,忘记了夏天的炎热。

  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她有一盒五彩缤纷的原料。她用金黄色画了一片稻谷,一层层稻谷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她用黄色画了许许多多的玉米,一个个玉米像带着金牙齿的老爷爷。她用红色画了高粱,一棵棵高粱像一位位披着红头发的外国人。她用紫色、黄色、白色……画许多美丽的菊花,美丽的菊花在秋风中频频点头。

  冬天,虽然广西不会下雪,但还像春天那样美丽。梅花们竞相开放,松树坚持不懈地站在那里。树木把树上的最后一片枯叶毫不留情地摇了下来,满地都是枯叶。西北风呼呼地吹过,把地上的落叶带走了,那是给远方的朋友送上真诚的祝福。

  广西,美在那一年四季;广西,美在风景独特;广西,更美在那一草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