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李庄导游词 篇1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古镇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
李庄古镇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能折射中国文化、涵养着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
李庄的民俗民风,历来就是淳朴质实,重视耕读,热心公益事业,心怀天下,爱乡爱国。《南溪县志》记载:“张瑶治家有法,子侄慧能读则读,弗能读即去而耕。无舍业嬉者,无袖手游者。凡道途坍塌,桥梁倾圮者,皆通之。”李庄原与南溪一地,民俗民风一贯好客,犹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篇二:四川李庄古镇导游词
话说“东有江苏昆山的周庄,西有四川宜宾的李庄”。周庄的特色是:“江南春雨杏花,水乡小桥人家”。而李庄的特色则是:“传承文化有功绩,工艺四绝堪称奇”。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为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镇内有体现明清时期川南民俗的古街古巷四合院;有很高的古文化欣赏价值的禹王宫、天上宫、东岳庙等“九宫十八庙”;有被世界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为“颇足傲于当世”的旋螺殿等建筑。
抗日战争时期迁来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其学术带头人梁思成先生将张家祠百鹤窗、旋螺殿、奎星阁、禹王宫九龙碑称为“李庄四绝”。
宜宾李庄导游词 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距岷江与金沙江交汇处19公里。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古镇深处,是几条古街巷,与其他以“古”为特色的景区不同,古街巷没有任何“做旧”的痕迹。狭长的街巷两旁,均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像刘家院子、王家院子以及传说中的龙门客栈等,清一色的石地木墙、精工建造。徜徉其间,每一座古宅似乎都在诉说着李庄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一度曾是川南6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从高处放眼望去,李庄的房子近乎清一色青砖灰瓦,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小的四合院面积约150至200平方米;大的四合院面积由数百至数千平方米不等。四合院中的天井可以说是李庄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铺有条形青石板和良好的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是采光、休闲和洗晾衣物;有的还修有栽种花草的台圃。
坐落在李庄古镇附近石牛山上的文昌宫闻名遐迩,主殿为亭阁式的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八方形,殿内结构精巧,运用力学神妙,八面均用斗拱承重,且皆由右侧旋转至顶,呈螺旋状,故名“旋螺殿”。此庙虽经400年风雨地震,仍屹立如初。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迁住李庄时,曾对文昌宫建筑进行了多次考察,赞誉它“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
李庄镇西边的张家祠堂,占地近4000平方米。这座宗祠厅房的50扇窗门别具特色。每扇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了2只仙鹤,50扇窗共百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配以飞彩流云,谓“百鹤祥云”窗。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这座张家祠堂里的每扇窗门,雕刻工价都要14两纹银,相当于清朝一个正一品官员的'一月俸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时也为这样精湛的建筑艺术而赞叹,曾将张家祠百鹤窗、文昌宫、禹王庙九龙碑并称为“李庄四绝”。
除了老街巷、四合院外,小小李庄古镇上,至今还保留着好几家老酒厂、老酒窖。宜宾地区酿酒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名酒“五粮液”就出产于此,造酒业在这里十分普及和兴盛。这些老酒厂虽历经几百年沧桑,但仍保留传统酿酒工艺原貌。李庄老酒厂是祖辈几代人经营起来的,厂里的酿酒工都是李庄镇人,别看他们大多是30来岁的壮汉,但从事酿酒的年头已有一二十年了。他们每天劳作在酒窖里,默默无闻地制作着高粱白酒,并在当地销售,并不与宜宾声名显赫的“五粮液”名酒争风。当然,他们每天也有自己的乐趣,劳作之余美美地喝上几两自己酿造的高粱酒。
宜宾李庄导游词 篇3
兴文石林景区是蜀南竹海的续景区,是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站在高高的老鹳嘴,极目眺望,但见群山环抱、怪石林立,苍翠欲滴的竹木穿插其间,错落有致。进入景区,我们仿佛走进远古时代,那黝黑古朴的石头散布在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记载着5.3亿年历史的年轮清晰可辨。这些顽石有的如利剑刺空,有的如一柱擎天,有的如古塔群立,有的如灵芝菌集,有的如高墙壁立,异常壮观和奇特。是大自然的精雕细琢,才使这些千姿百态的奇石或雄踞或独傲,或立或卧,或倚或仰,让人领略它们的肃穆与坚毅。
在当地苗族女孩的向导下,踏石蹬、入石门、穿竹林、探幽境,不一会儿就来到精品景点———八卦迷魂阵,这里的峡谷高低错落,蜿蜒曲折,谷中冬暖夏凉,如入地下仙境。
在这绵绵青山中游览,洞与竹,一藏一露,一暗一明;石与竹,一坚一柔,一静一动;农舍、田野与奇峰、怪石相互映衬,使我们既饱览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感受到绿水青山的写意。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尽情享受那淳淳的泥土芬香,连小花小草都会显得格外可爱。
兴文石林于20xx年1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南部XX市XX县城南30公里处,方圆15公里,地上地下均系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海、石林、溶洞三部分。其喀斯特地形地貌与同属喀斯特地形的云南石林有所不同。
兴文石林,“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态,神奇绝世,也许是景观本身不能与路南石林、芦笛岩、七星岩齐名;也许道路、装饰太差;也许宣传不够,故游人知之不多。
全县石林七处,占地40平方公里,其中一个乡即达14平方公里,被誉为“石海洞乡”。拔地而起的石林,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炽热的火炬;有的像携手游玩的情侣;有的像窃窃私语的夫妻。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风景画。
XX县有大小溶洞一百多个,尤以“天泉洞”最壮观,它一奇、广、深为特点。洞口大厅,宽60米,高30米,面积远远超过一个足球场,可容万人以上。洞口分五层,是近两百万年来地克发生的五次间歇性抬升,从洞口顶最高处至最地处阴河面相差180米,是洞穴考察和地质研究的好去处。洞内景观万千,妙不可言。
天泉洞后洞口是一个巨大的漏斗,上部份是90度的悬崖绝壁,如刀削斧劈。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漏斗。
宜宾兴文石林导游词
兴文石林以喀斯特岩深地貌为主的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XX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地表石林和地下溶洞两个部分。整个景区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
兴文石林为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兴文境内,东通泸州,西接宜宾,与蜀南竹海相邻,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因全县石林、溶洞遍及十六个乡,故有“石海洞乡”之誉。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岩溶地貌为特色,以石林、溶洞为基础构景,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洞中有洞,如谜宫仙境。景区已发现大小溶洞183个,其中面积在1万平方米。现已开放的天泉洞,洞体规模宏大,为多层长廊和厅状地下岩溶洞穴,洞道总长4.2公里,总面积81168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分“穹庐大厦”、“天泉明宫”、“泻玉流光”、“云步通幽”、“石花奇观”、“长廊石秀”、“石林仙姿”“石林仙姿”美景七个大厅。“泻玉流光”硕部有个奇特的“天窗”,泉水从“天窗”飞泻而下,如银帘高挂,,宏伟壮观,故名“天泉洞”。天泉洞出口处有神奇的“天盆”--大漏斗,比号称世界之最的直径330米、深70米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还大得多。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在石海洞乡中心景区,地下是溶洞,地上是石林,在方圆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上,有典型而齐全的石芽式、棋盘式、尖脊式、石林式等奇峰怪石,构成了规模宏大的石海洞乡。地面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迎宾石、七女峰、天涯望归人、石林翠竹、翠屏古塔、斜塔、石林以叠翠、夫妻峰、龙牙观瀑等。景区内还有都掌人古城遗址九丝山、凌霄山。
相传石海洞乡原是僰族人的故乡,明代僰人首领哈大王曾在此抗击官兵,留下许多传奇故事。
导游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