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优美导游词

2023-07-23

黄山的优美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黄山旅游,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兵。大家可依叫我小王或王导。今天能有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我到十分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需求或建议请及时告诉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高师傅,高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也很有责任心的人,所以乘坐她的车大家可以尽管放心,再次预祝大家旅途愉快,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车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随我下车,下车请注意安全。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黄山的大门,大家请看这座彩色牌楼,上面的“黄山”两字看起来刚劲有力,那是我们陈毅元帅的书法。大家知道黄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对,这位朋友说的对,是唐明皇赐封的。其实黄山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它叫“黟山”黟是由黑和多组成,因为黄山上石头又黑又多,所以取名黟山。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采药炼丹,沐浴汤泉最后得道成仙。唐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一传说,于是在唐天宝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并一直沿用至今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是魅力有那么大吗?要是领略过黄山五绝,你就不得不赞美她的美了。朋友们有谁知到黄山五绝是哪五绝呢?这位朋友说的对,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景。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要目睹她的风采了吧!好了,大家先排好队,景区交通在等着咱们呢,我们先乘坐公交到云谷寺,再坐缆车到始信峰,小王将陪同大家去领略黄山美景,请大家排队上车,注意安全别着急,黄山美景就在眼前,马上我们就能看到。

  云谷寺到了,请大家注意安全随我下车。嗨朋友们这边有个歌厅想要唱歌的朋友请到这边来,十分钟后我们到这里集合,排队等候缆车——哦十分钟过去了,大家都打起了吧!咱们上缆车,始信峰到了,请大家拿好自己的行李下车。 始信峰海拔1683米,在黄山36大峰中排行第35名,算是个小老弟,但他的风姿卓越,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就连他的名字也充满了传奇色彩。相传古时候有位先生云游与此,感觉好像进入画境,但又真真切切确实存在,这才相信黄山风景美丽奇绝,于是题了一幅对联“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此方知”。意思就是说到了始信峰才相信皇上天下奇,于是始信峰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常言道: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是信封上的奇松是最奇妙的,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欣赏着奇特的黄山松,大家仔细瞧瞧这颗古松,是不是很像一个人张开着手臂,这就是接迎松,它正在热情的欢迎咱们呢!朋友们在卡这棵松树,她的五根粗壮的支根全部裸露在外,像苍龙的坚爪很有威严的气势,这就是龙爪松旁边这里还有一株竖琴松,传说曾有几位仙人在这里饮酒抚琴,自在游乐正在欢畅痛饮的时候,突然听见上天的召唤于是立刻返回了天庭,由于走的匆忙把琴留在了人间,后来这把仙琴酒化作了松树,也就是我们眼前这颗竖琴松。听完了

  竖琴松的传说,我们再来看看更有魅力的黑虎松,相传早先有位僧人路过这里忽然看见一只黑虎卧于松顶,一转眼这只黑虎便不知去向留下这颗古松,于是便给它取名黑虎松。看完了黑虎松我们再来欣赏享有松魅之称的连理松这颗古松象征爱情的忠贞不渝,看扣栏上已被扣了千万把锁,大家可以在这拍照留恋。 好了 看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累了吧?希望大家中午吃好喝好,下午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行程。

黄山的优美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

  黄山方圆1200平方公里,从南到北四十公里长,从东到西三十公里宽,面积虽然很大,但开发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个平方公里。这154个平方公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在1985年就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又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虽然有三十处世界遗产,但是双遗产的只有四处,20__年二月又成为世界地质公圆,黄山是我国唯一一处头顶三顶桂冠的风景区。

  黄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当时的居民都认为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称黟山,“黟”是左边一个黑,右边一个多,读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样的,因为黄山的山体大多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表面都有一层苔藓,这苔藓经过日晒雨淋之后远远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黄山这个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变黄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时这里广泛流传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说的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在统一中原以后感觉自己是大业以成,所以就想寻求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带领他的两位臣子,一个容成子,一个浮丘公,他们三个遍访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选中了黄山,在这里采药炼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龙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这样一个传说,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宝六年,亲自下旨将黟山改为黄山。山名就由此而来,并不是黄颜色的山。

  那到黄山风景区来看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八个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其中黄山松位列黄山四绝之首,也是我们安徽省的省树。它属于高山树种,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经叫中国台湾松,由油松转化而来。和马尾松相比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它的树冠大多呈扁平状,而且层次分明,松针较短,也比较粗,颜色呈墨绿色。它的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风力都比较大,象我们黄山年平均风力为6-7级,如果它山下的马尾松那样长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风,大风刮过来的时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将树头吹断,所以它的树冠为扁平状且层次分明就是便于滤风而保护树冠的。松针的颜色较深也是适应环境的,我们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气压强要下降,气温也要下降。

  大气压强越低也就意味着空气越稀薄,而大气层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那空气越稀薄紫外线也就越强,而紫外线对生物的细胞有着很强的杀伤力,这个我想大家都曾感受过,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会有什么结果?一般会火辣辣的疼,严重的会脱皮,这就是紫外线对我们人体细胞的杀伤。那松树也是一样的,为了抵抗紫外线的入侵,所以颜色长的较深,同时也起到增加热能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接收热能的能力要强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黄山风景区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8摄氏度,在这种低温下能正常生长就在于它的松针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发觉的特征,黄山松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不过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它的根系非常庞大,一般比主干长15倍到20倍左右。为什么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呢?这也是和它的生长环境分不开的,我们黄山有这样一句俗语:黄山是无山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这些松树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长在花岗岩上。那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上养料很少,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其实这庞大的根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庞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岗岩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盐之外大多是碳酸盐,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盐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盐,所以根系越发达溶解花岗岩的能力就越强,从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岩石里头,我们所以才能在电视风光片里看到黄山的这些松树在悬崖绝壁之上顶风傲雪,大风刮不倒,大雪也压不垮。如果这些根仅仅生长在岩石表面,那大风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压也就垮了。虽然黄山松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但是它的养料来源还是远远不足,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中虽然有着丰富的矿物质,但是缺少一种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构成的基本元素,没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从哪里来呢?主要来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每当打雷下雨的时候,都会产生强电流和高电压,这时候电流可达到几千万安培,电压也可以达到几亿伏,在这种强电流和高电压的作用下,空气中游离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亚硝基,松树通过它的表皮吸收亚硝基来补充氮元素的不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的出来,黄山松的养料来源非常少,所以它长得也非常慢,但我们千万别小瞧这些小松树,虽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纪却很老。有一部电影年纪稍微大一点都看过,刘晓庆和陈冲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刘晓庆跪在台阶上抬担架的戏就在我们黄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们今天就要走过那段台阶,看过这部电影的应该还有印象,在台阶的旁边有一片小树林,这部电影是拍于1979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这片小树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了,可是我们今天过去看看,它们依然还那么高,这就是它们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所造成的结果。

  第二绝就是怪石,黄山风景区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称的并不多,大约一百八十处左右。这些名称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绣花,武松打虎之类的,但这些只能说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为它们毕竟是大自然风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们上去以后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审美观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来客人可以把某些石头看成兵马俑,象我们这些非西安的人会往兵马俑去想吗,可能性不大。再加上这几年黄山新的道路不断开通,景区不断扩大,前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现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赏的角度我们现在可以欣赏了,比如我们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块石头,形状就很象现在的通讯工具—手机,所以我们都叫它手机石,在没有手机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的,对不对。

  黄山风景区的第三绝是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黄海之称。在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呢?因为到十一月份以后黄山开始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的体积逐渐缩小,高空的云层也开始往下落,而且气温降低后空气的对流速度也逐渐减慢,云层相对来说也比较薄,一般稳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当我们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脚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当风起的时候云层会象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看起来十分的壮观,所以称作黄山的第三绝。但到五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云层也开始升高,随着空气对流速度的加快云层也开始逐渐增厚,一般从海拔800米到两三千米都是云,这时我们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这时不但云海看不见,就连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见了,因为这时整个黄山都被云层所笼罩,就不是云而是雾了,能见度好的时候大约能看到百米开外,差的时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只有头顶的茫茫大雾,脚下的台阶路以及身边的几棵小树,我们导游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抬头看雾,低头看路,左右看树,不如回家睡床铺。

  在黄山累了一两天,回去别人问你黄山怎么样,不知道,还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们黄山这样的天气还挺多,大约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约有两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雾天气。而这恶劣的天气却给黄山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很多人是来了一次来两次,来了两次来三次的,运气不好的来四五都没看见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来黄山碰到大雾是运气不好,其实这是黄山的正常天气,晴空万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气呢。而且有时候往往是最恶劣的天气才伴有最美的景,我们有这样一句话;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只有有山有云的时候才有那种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觉。晴空万里仅仅是把黄山一览无余,没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韵味。对我来说偏爱黄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皑皑的白雪,苍翠的松树,俨然国画中的仙境,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那黄山的第四绝就是温泉了,我们黄山的温泉是名副其实的温泉,在出水口的温度为42度,这种温度洗浴既不会凉,也不会烫,因为我们人发烧最高也就这温度。而且是含重碳酸盐不含硫元素的矿泉,不仅可以洗浴还可以直接拿来饮用的。传说当年轩辕黄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将乘龙升天,但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自己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这副容颜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进温泉,沐浴汤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须发尽黑,颜面如孩童,乘龙升天了。当然能把白头发泡黑,这功效是肯定没有的,除非您和轩辕黄帝一样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皱纹泡没了还是可以的,不要说三天三夜了,估计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试试看。不过黄山要看的主要还是松、石、云,温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来消除疲劳的。好了黄山的简单情况就说这么多,具体景点我们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赏。

黄山的优美导游词 篇3

  黄山是一座非常气魄雄伟的山,那里的风景很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而且,黄山上的石头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下面让我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黄山和颐和园的万寿山不太一样,颐和园里的万寿山上有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房子,佛香阁是排成一大排在山上,这黄山可不一样,黄山是自然风景。有郁郁葱葱的树林,黄山上面有清新的空气,可漂亮哩!

  黄山的路很宽很宽,两匹大马可以齐头并进呢!黄山上的路平整,车子走上去想跳舞那就别想了,车子走上去像直线似的。

  “黄山的周围已经转完了。咱们到其它的地方转转吧!”

  黄山上有姿态不一的石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黄山奇石,为什么叫奇石呢是因为黄山上有的石头很像桃子。有的像鹅蛋.鸡蛋.猴子……很多奇怪的石头。可是呢,几乎人们都非常喜欢那块最大的奇石,那块大奇石像一个人,手里捧着一盆仙人掌,另一只手指向天边,好像告诉我们那边有更好的仙人掌……

  黄山已经全部游完了!以后你们谁还来看的话我还给你们当导游,这次转的非常棒,我觉得很不错,你们觉得这次转的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你们还可以去别的地方转一转,看一看别处的风景,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