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欢快的春节优秀作文 篇1
过年了,过年了…
过年的趣事可多着呢!走亲戚,放鞭炮,看春晚,看烟花,还能收到大红包。好玩着呢!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年初一的那一天。
大年初一那一天从早上到晚上每一刻都是快乐的!
早上五点我们就会起床,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有点“精神病”——大过年的不在床上多舒服一会儿。那么早起床干嘛呢?那么你就说错了,我们做的正是过新年的第一件事——“起五更”!你是不知道,“起五更”有多爽呀!鞭炮声,笑声响成了一片简直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交响乐”,把大自然所有的声音都交织在一起,连天上的星星都忘记了睡眠,停下来观看!
早晨7:30也不错呀!也许你有会觉得奇怪了——7:30正是吃早饭的时间,吃早饭有啥好玩的?对了!正是吃早饭的时间,可是今天的早饭和以往不一样—早饭可是吃饺子!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因为饺子的形状像一颗颗大元宝,象征着来年会财源滚滚!吉祥如意!所以我今天早晨一下子吃了30多个饺子!(不是我爱财,是味道太好了!)
吃过早饭就是我们小孩子的天下了,不管我们几个孩子怎么玩,爸爸妈妈都不会批评我们!真是——“全家小孩大解放”呀!
中午全家要吃团圆饭!要所有的孩子把一年的学习成绩做一个汇报,看看谁进步了,谁退步了。对进步的孩子发一个大大的红包给与奖励,对退步的孩子也发一个大的的红包表示鼓励!这时候我最开心——因为我年年都得到进步的红包呀!全家人坐在饭桌上有说有笑,那场面——温馨极乐!
晚上我躺在舒服的被窝里回想着这一天快乐,开心死了!那感觉太温馨了!
2023欢快的春节优秀作文 篇2
记得去年,春节将至,各个家庭都喜气洋洋,生气勃勃,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喜滋滋地跟着爸爸到烟花店去买烟花。我已经很久没有没有放烟花了。想到除夕我又能放烟花了,心里越来越欢喜啊!
樱花店里人流如潮。各种烟花琳琅满目,窜天猴,烟花棒……让我眼睛一亮,毫不犹豫的拿了好几包。爆竹,大烟花……让爸爸眼前一亮,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哦还有这些,我都要了。我惊讶的问道:“老爸你今儿怎么这么大方,买这么多烟花放?”老爸神秘的笑一笑,说:“你想得美哟,这些都是去拜年时给朋友送的。”
似乎是受春节影响,我们看见什么样的烟花就拿什么。没过多久,爸爸汽车后备箱里就堆成一座小山。可爸爸意犹未尽还在不停地拿,我看了看后备箱已经堆得满满的了。
“这么多放的完吗?”我的嘴变成了O型。
“不够不够,还得再来买一趟啊,别忘了今年可是你的本命年啊,要多放点儿。”
我本想让爸爸少买点儿,谁知道他买了这么多啊,去老板那儿算了一下,是1000多,近20__了。哇!巨款。我从来没都没见过爸爸买这么多烟花。平常都是七八百。
现在的流行语是“有钱任性”,老爸,你是买烟花太任性。
“砰,啪”在一阵爆竹声中,新年拉开了序幕。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再说笑声中,我真想让这氛围永驻。
啊!好一个春节。
我爱这份浓厚的年味儿,温馨,美满,快乐……
2023欢快的春节优秀作文 篇3
眼瞅着过年了。做人家中国台湾女婿这么多年,这回得说说中国台湾过年的事儿了。
老百姓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么点念想儿,可一到了年关又都各家念了各家的难经。有喜庆的,就有撅嘴的。
比如我吧,娶中国台湾媳妇时,和她商量的头件大事就是如何过年。说心里话,不管是她还是我,不在家陪老人过年,还都是头一遭。估计和大多数两岸配偶一样,到了年关,今年大陆明年中国台湾,反正总会让一方老人惦记着隔海相望的儿女。
结婚那年春节,我从了媳妇,去了中国台湾。其实心里也蛮兴奋的,至少多了个盼头,可以看看中国台湾人是如何过年的。
到中国台湾过年,总要走亲访友,串串门。一开始,我对春节期间的交通有些发悚。大陆过年时的交通实在把人吓怕了。老婆宽慰我说,别怕,别怕,中国台湾年节交通还算可以的。
实话讲,在大陆,我也盼着过年,热闹啊。但最头疼的就是交通。年年春节未到,地上管轮子的,天上管翅膀的,都紧张得要命。一旦那红卫兵大串联似的人潮开始涌动,各地交通枢纽就成了浓得搅不动的人粥。
老婆说,在中国台湾,到了春节,台南台北的,东边西边的,人员也是大流动,年轻人尤其爱往大城市里钻,台北和高雄也是挤满了淘金的人群。可岛内的交通网线密集,电话、网络等便捷的订票系统也比较发达,所以,除个别时段贯穿南北的高速路上有些拥堵外,像大陆这样逃命般的迁徙是没有的。
真正到了中国台湾,才发现没了挤车这一“传统项目”,中国台湾的年味就与大陆不同了。另外,两岸春节习俗也不完全一致。
像腊八,大陆兴喝腊八粥,而腊八之后,就算进入春节的预备期了。买年货的订年夜饭的,聚餐的告辞的,还有送礼的贿赂的,也有讨债避风的,就跟腊八粥一样搅在一起了。在北京,市内交通就是一个信号,一过腊八,那开车上街就比平常难走得多。
而中国台湾,居然不过腊八,这倒让我有些意外。老婆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你们大陆还不过冬至节呢,顶多吃个饺子拉倒了。冬至,在中国台湾可是大节日,过年是“春”节,冬至则是“冬”节。
按以前农耕时代的老礼儿,确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头。到了冬至,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到了。中国台湾还真把这习俗传承了下来。
在中国台湾街头,过节景象也与我想像的不同。大红的灯笼、高飘的汽球、爆闪的霓虹、高扬的彩带,这些并不多见。
老婆说,中国台湾过年确实大不如前了。不像大陆,过年好像人们在大把大把地扔钞票,而中国台湾除了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之前,要完成大扫除和贴春联这两项习俗以外,就没有太多让我感觉出要过年的心气儿了。
说到这里,她有些感慨,这些年中国台湾经济不怎么景气,谁还有心思在过年这事儿上花太多钱啊。以前,这时候,早就锣鼓喧天,张灯结彩,鞭炮不断了。
就拿鞭炮来说吧,每逢腊月二十九,中国台湾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照以前的传统,祭拜过后,各家都要在门前大放爆竹,一地红屑,如一条红毯相连。在中国台湾很常见的透天厝(类似于联排别墅)两旁的街道上,若哪家未放鞭炮,“红毯”就此断掉,那就会被看做不吉利。可惜,这两年中,“红毯”已经鲜见街旁。
倒是祭拜的传统,一直沿袭下来。越是经济不景气,人越是希望到祭拜中寻求些心理安慰。
腊月二十九祭拜时,各家供桌上,各色水果糕点和烛台香炉金纸都要一应俱全。子丑相交时分,就要焚香对空敬拜,既拜天上四方神明,也拜门前土地,并祭告祖先。除了感谢神明一年的照顾庇佑,也求保一家老小来年平安,风调雨顺大发利市。祭桌旁有个火盆,祭拜后将金纸投进熊熊烈火中,谁家火盆兴旺,那谁家来年就会红红火火,财旺人兴了。
到中国台湾庙里看一看,也能感觉出超旺的祭拜人气。大年初一,一家老小一定要去庙里拜拜。妈祖庙关公庙土地庙城隍庙,到处是挥散不去的香火烟雾,恨不得将庙宇熏成一座香殿。
值得一说的,是台中南投的一座庙,居然开设了“神明银行”。和真实的银行相比,这里除了发行的币种不同外,其他“手续”和真实的银行竟然相似。据说,跟神明贷款越多,来年就越能“钱生钱”。钱生了钱后,来年的春节,再到庙里向神明“还贷”,然后可以再贷。
这些习俗虽与大陆有异,但同为炎黄子孙,根,还是一个。文化可以有差异,观念也可以不同,但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大同的未来,才是真正的一家人,那时才叫普天同庆。
顺便说一下,大陆春联的横批都是类似“普天同庆”这样的四言。在中国台湾可不是这样,他们的横批居然全是七言。我也没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