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2023年春节专题作文 篇1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中心,其春节民俗更是源远流长。我们濮阳地处中原,有“中原龙乡”之称。春节在濮阳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十分盛大的节日。
照濮阳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开始了。
春节是一个忙碌的节日,这突出体现在了春节的准备工作上。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目的大都是为了过一个圆满的春节。
过春节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在民间,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他为“司命菩萨”“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就要上街买麻糖、糖果和其它的祭灶 用品。祭灶时,要先把旧的灶神烧掉,贴上新画像,意为给灶神换新衣。之后下一步是敬香,并把芝麻糖粘在灶王的嘴上,还念念有词:“您是一家之主,到了玉帝哪里,好话多说,坏话不要说,求您保佑全家平安。”之类的祝福。
第二步是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是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财神爷在人间检查时对有过失的人都会在墙上画一个记号。 之后玉帝就会派天兵下凡来对有过失之人进行处罚,所以等大家把财神爷打发上天之后,就会立刻进行大扫除,清除掉这些标记。
除了这些风俗之外,贴春联、放鞭炮、贴门神、拜年等有趣的风俗习惯这么多年来一直雷打不动,流传至今。这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就像一只小舟,载着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飘呀,飘呀,飘过了这历史的长河。希望它能载着我们的记忆,继续漂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共同品味这些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欢度2023年春节专题作文 篇2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欢度2023年春节专题作文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大街上,只见各个商店门口都挂着大红灯笼,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妈妈带着我买了一大篮子的菜,今天的年夜饭将会很丰盛。
回了家,爸爸帮着妈妈做饭,我则在一旁洗菜,没一会,厨房里飘出了一阵阵香气,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妈妈对我说,今天要让爷爷奶奶一起来吃顿团圆饭。五点的钟声刚过,全家欢聚一堂,你请我让,有说有笑,频频举杯,互祝新年快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桌上菜肴丰盛,碰杯声,祝福声,欢笑声,交织成和谐的乐曲。我端起杯子,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爷爷高兴地说:“周璞学习有进步,也越来越懂事了,来,给个大红包给你。”“谢谢爷爷”,我喜滋滋地接过红包。吃完饭,大家围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屋外,户外烟火声,欢笑声,喧闹声,不绝于耳,喜庆的气氛弥漫在天地间。
一会儿,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今年的联欢晚会可好看了,有小虎队的唱歌,刘谦的魔术,赵本山的小品,特别是赵本山的小品,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引得观众一阵阵喝彩。
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在天空中不断炸响,仿佛天女散花,除夕夜,真是让人难忘,我期待着来年的除夕,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