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春节作文800字 篇1
由于亲戚们都要聚到我家,爸爸奶奶上午早早的就忙开了。爸爸骑上自行车,急急忙忙地去超市采购年货。既要考虑到一帮小孩聚到一起又疯又闹的,得准备点他们爱吃爱玩的零食、玩具;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这样一来,爸爸回来时,车篓里必定是大包小包,装得满满的。奶奶则到菜场去精心挑选孩子们喜爱吃的菜和大人们喝的酒,直到菜篮子装不下为止。
在大家都在忙活的环境中,下午到了。从下午开始,我就期待着敲门声。亲戚来了,开门之后的第一句话必然是“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类的。渐渐地,亲戚都到齐了,他们一边帮爸爸奶奶忙年夜饭,一边围着圆桌一起聊天。平常日子里大家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互相联系,现在,他们都趁这个机会畅所欲言。谈谈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诉一诉生活上的苦衷和感慨,彼此之间没有半点隔膜,心与心之间贴得格外的近。
我和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又遇到了一起,而且现在正是如鱼得水。大人们有他们自己的范围,没空管我们,我们也就有些“为所欲为”:躲进一个房间,一起挤坐大床上。交流交流学校里的趣事,时不时有人会被逗得差点从床上翻下去。搞笑的哥哥拿手节目便是魔术,不时得到阵阵掌声。
夜幕徐徐降临,人间万家灯火通明。“开饭了……”随着爸爸奶奶的一声招呼,小弟弟连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看着一桌好菜眼红得不得了。这时,大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差点忘了这件重要的事。”我们也才反应过来压岁钱还没拿呢。虽说这传统我们也经历了不少年,可要接过红包,不知怎么的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一大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在桌旁一同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看着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幸福呢?
吃完20xx年的最后一顿饭,紧接着的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目-----放烟花迎接崭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走出家门,室外似乎也被渲染上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变得不那么寒冷了。一朵又一朵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开放,我们头仰着,沉醉在这美丽的天幕中。“5、4、3、2、1、0!噢!”随着我们一起倒计时,新年终于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到来。喜悦、欢欣溢于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视着,别提多开心了!
我喜欢过春节!
高一的春节作文800字 篇2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高一的春节作文800字 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每当我们读了这首诗,喜庆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的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不仅在汉族中很流行,满族、蒙古族、瑶族、状子、白族、高山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形式上更有自己的特色。
别看这节日是多么的喜庆,在它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只会给人们带来坏运气,人们管他们叫“年”,只要它一来,就会使树木凋零,百草不生,而它一走,万物重生,百花争艳。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年每次来的时间,就准备了爆竹以驱赶怪兽。“过年”这个词语便是这样来得,从此,放鞭炮也就成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相传,年这种怪兽生性凶残,村民家里的一些家畜总是逃不过它的眼睛,而且,年还时常换口味,从小吃到大,居然连人也不放过,真可谓是谈“年”色变啊!此事发生后,人们都很恐惧,并且在年到来的那一个晚上,整夜不敢睡觉,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守岁,其实,守岁习俗源于南北朝,有古诗写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饺子,过年吃饺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记得去年我们家里包的肉馅饺子,我也出了一分力,虽说做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七分像,我的原则是“管它是啥样,能吃就行,”不过,这也让一些食量大的人,没了胃口,算是我新一年的一点成就吧。其实,饺子的寓意也很独特,利用了谐音,“和”通“合”、“饺”通“交”,二者都是相聚之意,象征这合家团聚。
说了这么多,却漏掉了一个我觉得相当有意思的,贴窗花和“福”字。中国的艺术己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剪纸也非常的丰富,各式各样的窗花贴满了窗户和家门,既美观,又漂亮。至于“福”字,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正贴“福”字,二是说将“福”倒着贴,形式虽不同,但是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高一的春节作文800字 篇4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因为春节代表着团圆,代表着吉祥如意,代表着我又长大了一岁。
今年的春节在我期盼中如期而至,我既开心又兴奋,因为可以穿妈妈买的新衣服,吃着姥姥精心准备的美食,跟爸爸玩着开心的游戏,拿着长辈们给的压岁红包。
今年春节妈妈说出去转转吧,我们几个人就去了金台观,金台观创建于元朝末年,是张三丰的修道的地方。到了金台观抬眼望去,好高哦!数不清的台阶,看的我都晕,我说我不想上去了,太高了,姥姥说跟妈妈爸爸比赛,看谁第一个到达山门前。第一名奖励一百元哦。好吧,为了奖励拼了。我跟妈妈爸爸开始往山上爬去,好累啊,妈妈在我前面。我紧紧拽着爸爸的手,怕爸爸超过我,妈妈还在前面一直说,她要第一喽。回头笑话我跟爸爸,说我们比乌龟还慢。当时刺激的我跟爸爸一鼓作气的追上了妈妈,我们三个人并列第一。
终于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望着天空,突然理解了古诗词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感受到了手可摘星辰的心情。看着金台观的一切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一砖一瓦体现着历史的沧桑。从山顶俯瞰下去一切显得那么渺小。三十几层的高楼在我的眼里如同玩具一样。山顶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壮观的建筑,怡人的院落,让我流连忘返。可是终究还是在妈妈的催促中依依不舍的下了山,下山的路就容易得多了,一会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山脚下,姥姥拿着奖励说给谁呢?我跟爸爸妈妈抢起了姥姥手里的奖金,在我们的嬉笑中转眼已经到了中午。姥姥说回家吃饭吧,爸爸说咱们去西府老街吃好吃的吧?我开心的说好啊,好啊。我们又坐车去了西府老街。
到了那里才发现真的好热闹啊。人山人海的。我们真的是挤进去的。看着各色的小吃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吃什么,看着什么都想吃,最后我们决定每一样都吃一点,我们第一个吃的是陕西特有的biangbiang面。哈哈这个字妈妈告诉我只有这个面才有的这个字的。吃面的碗太大了,我觉得装满了可以够十个人的份量。碗里才有四根面,不过真的很好吃的。吃过了面我们四个人去骑了可以四个人一起骑的自行车,我们一路骑行一路欢声笑语,一会东一会西的一通乱跑,最后把我累的实在是蹬不动了,我们就安静的找了一个地方休息了一会。夜幕慢慢的降临了,我们也该踏上回家的路了。
难忘的春节,难忘的游玩,这就是我的春节。
高一的春节作文800字 篇5
新年的钟声,是东方破晓的第一缕灿烂阳光,是新年伊始奏响的第一曲优美音符,是新的盛典,新的篇章。年,是联系家庭的纽带,外出打工的,外地读书的,远嫁他乡的,都要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
不经意间,猛地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热闹。不知何时起,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地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金灿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看看谁更有才······新年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开始就算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熏腊肉、灌香肠。大街小巷到处都闻得到腊香味。大人们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提到菜市场去杀。这个时候,大人们忙里忙外。磨汤圆、打糍粑、买新衣等等,这都是在备年货。夜幕降临,屋外便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俗话说“春节过得好,一年到头好”。
重庆人过节非常讲规矩,这些规矩就从除夕开始了。除夕,重庆人叫三十,也有叫年三十的。晚上,黑漆漆的夜空中便会绽放绚丽的烟花。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家人们都围着桌子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满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重庆人的年夜饭里头,鱼是必需的。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吃鱼也有讲究。过年吃鱼的时候,只吃鱼身,要把头和尾留下,表示有头有尾。当午夜的钟声敲响时,重庆人还会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而吃的个数也是有讲究的: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正月初一,开门大吉,这天一大早就要起来,不能睡懒觉,不然新的一年都要睡懒觉。家里的老人还会从外面捡柴回来,寓意“开门进财”。这天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就不会扫走屋里的财气。这天也不能睡午觉,重庆人称这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初二就要开始走人户了,拜年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虽然红包会被爸爸妈妈拿去存着,但还是可以得个小红包,出去买零食吃。重庆人还喜欢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有时还会把硬币包在汤圆里,谁吃到就表示着在这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喜气洋洋。
一眨眼,春节便结束了。但是,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上火红的纸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以及小孩子手里拿着的红包,都见证了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