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盼春节的作文800字

2023-05-30

九年级盼春节的作文800字 篇1

  冬天已经降临了,新年的脚步也悄悄临近,活泼可爱的小兔跳走了,虎虎生威的金龙飞来了。要说一年有什么向往或怀念的,那就是春节了。

  每到春节,大家便欢聚在奶奶家,欢声笑语成了新年的点缀。天渐渐黑了,饭菜早已摆上桌,爸爸一手拿着一根长竹竿,另一手拿着一串鞭炮。大家一起将鞭炮挂上竹竿,爸爸把竹竿伸出窗外。胆小的我早早溜到爹爹的书房里,捂上耳朵,不敢面对那呛人的火药味和震耳欲聋的声响。等了许久,怎么没动静?

  我放下捂着耳朵的手,屏息静听。突然,“噼噼啪啪”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我一跳。

  放过鞭炮,大家开始吃年夜饭。我和几个表姐都是“肉食动物”,看见那烧得黏糊糊油汪汪的鸡、鱼、肉,都忍不住大快朵颐,奶奶看得是眉开眼笑,连声问:“好吃吗?好吃吗?”“好吃!”大家齐声回答。一阵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过后,大家打着嗝,抚摸着圆滚滚的肚皮,互相打趣、说笑。

  “给压岁钱喽!”姑姑的一声提醒唤醒了爹爹奶奶和我们几个孩子。大家七手八脚地找来小板凳和垫子。我动作麻利地跪下来,磕了两个头,长辈们高兴地递给我好几个红包。

  我们开始放烟花了。爸爸、哥哥拿着几捆又粗又长的烟花在放,一时间,刚才还黑漆漆的天空顿时五光十色、五彩缤纷。我拿了几支小的在放。我手中的烟花棒有金银相间的条纹,一点燃,就“嗤嗤”地冒出几团金色的火花。虽不如大的那么耀眼美丽,但也挺好玩呀!我一手拿一枝,舞动着、摇晃着,几只金色的萤火虫便在窗户上飞舞跳动了。我燃尽一支又拿一枝,不知不觉就放完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阳台。

  春节晚会开始了,大家津津有味地看着、笑着、说着、唱着,开心极了。

  我真盼望春节快快到来!

九年级盼春节的作文800字 篇2

  岁月匆匆,年又将至,在对过去的追忆与巷恋中,又有簿未来的梦想与希望。本期为读者安排了一组与“年”有关的文章,每篇文章角度不同。或从春节民俗中透见年的热烈与喜庆,或从年的召唤汇总出游子思乡的深沉与缠绵,希望读者朋友喜欢。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足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足粥,而足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春节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春节,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骄车赛 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准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开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九年级盼春节的作文800字 篇3

  每年过年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回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上好几天。乡下特别热闹,家家户户都好像特别忙碌,大家忙着打扫卫生,蒸馒头,蒸年糕,买年货,贴春联,挂灯笼,真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而我们小孩子就一天到晚在外面疯,因为大人都在忙,顾不得我们了。

  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和大人们一起蒸馒头。那天早上,奶奶会起很早,看看装在大盆里的面有没有发酵。我想那面肯定很怕冷,因为大盆上面会盖好多东西,还有厚厚的棉被罩在上面。开始蒸馒头了,灶台的大锅里要烧满满一锅的水,奶奶和其他的一些大人就开始做馒头,她们从盆里抓一块面团,拿在手里捏开,像个小烧饼那么大时,就往里面放馅儿,有豆沙的,萝卜肉丝的,咸菜的,看得我都要咽口水。

  做好的馒头放在一块块圆形的木框里,奶奶说那叫“笼”,“笼”的最底下还要垫一块纱布,然后馒头就一个个整齐的放在纱布上,而装满馒头的“笼”就放在烧满开水的大锅上,这些“笼”一个叠在一个上,每一个“笼”里面都装满了馒头,我数了数大概有九个“笼”,真像盖楼房。

  大概要等上将近一个小时,馒头才能熟。那时,大人们就一个接一个的拿着“笼”,把馒头倒在竹簾子上,看着热气腾腾的,白白胖胖的馒头,谁都挡不住这诱惑,不管是我们小孩还是大人们,都拿起一个,吹几口冷气,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咬起来,真觉得比任何美味都好吃呀!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哟,听大人们说,当大人手里端着“笼”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可不能从“笼”下面钻过,那样以后会长“灯笼头”的,而什么是“灯笼头”呢,大人们说,就是头上会出好多好多的汗!我觉得真是太有趣了,还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