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2023-03-17

2023春节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篇1

  春节的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2023春节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篇2

  春节诗句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皇甫冉《春思》

  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叶颙《已酉新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2023春节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篇3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 [祭灶] [吃灶糖]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 [洗浴][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题写桃符]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上供请祖]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祭祖]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

  正月初二 [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正月初三 [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 [迎灶神送火神][扔穷]

  正月初五 [送穷] [开市]

  正月初六 [马日][开市大吉]

  正月初七 [人日] [摊煎饼] [吃七宝羹]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节]

  正月初九 [天日节]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老鼠嫁女][十日歌]

  正月初十五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巴乌节]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