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2023-02-28

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篇1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春节也叫过年,关于过年还有一段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它住在深海里,样子十分凶猛。每到农历腊月三十的晚上,它就会在一个叫桃花村的地方吃人。每到这个时候,人们纷纷逃亡深山躲避年兽。天上的神仙知道了,就下定决心,把那个年兽赶走。

  又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老神仙变成了一位老爷爷来到了桃花村。他看见整个村子只有一位老奶奶。他上前问道:“老奶奶,村里的人怎么都不见了?”老奶奶说:“年兽要来了,他们都去避难了。”老爷爷说:“今晚借你家住一宿,我来对付年兽。”

  到了半夜,年兽果然来了,它看见有一户人家开着灯,就扑了上去。结果屋里面点着火红火红的蜡烛,墙上贴着红色的纸,老人身穿红袍,年兽呆住了。老爷爷连忙放响鞭炮,把“年”吓跑了,它再也不敢来伤人了!这个故事相传开,过年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风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我们黄州过年十分热闹。在快要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在准备年货,备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好喝的在过年的那天晚上都要吃团圆饭,还有几样菜必不可少呢!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吃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到了除夕,全家人还围坐在一起守岁。

  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要去拜年。拜年的时候,我们会给亲戚、朋友带一些礼物,送去新年的祝福。这时候,主人会摆上好吃好喝的,招待客人,长辈们还要给晚辈压岁钱呢!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传统节日。

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篇2

  一到春节,我便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那么,春节是怎么来的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咱们过春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起初由虞舜兴起。公元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去祭拜天地,从那一天开始便是岁首,也就是正月初一,后来就成了春节。

  我很喜欢春节。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拜年和放鞭炮。

  拜年的时候我其实我是有些羞涩的。觉得要见不同的人,说很多吉利话。可是,爸爸妈妈鼓励我,说小孩子拜年是过年的风俗,不去的话,显得很没有礼貌。我一想:拜年可以得压岁钱呢!去就去呗,于是,鼓起勇气去了。后来我发现其实给长辈拜年也不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儿,大家都乐呵呵的,相互道贺,交换红包。

  放鞭炮时我倒是积极得不得了。有一次,我拿着一根“魔术弹”举向黑漆漆的夜空,点燃之后立马有一发“子弹”呼啸着腾空而起,黑暗的夜空好像被流星划过,然后被烟花点亮了!当各种烟花一起争先恐后地奔向夜空,黑暗的天空仿佛变成了五彩缤纷、明亮璀璨的白昼。有的烟花像飞龙,在空中奔腾、环绕,然后慢慢凋零;有的喷出五颜六色的火花;还有的在地上飞快地嘶叫着喷着火光旋转......所有的烟花都是那么绚丽夺目,撼人心魄。

  当我点起最后三只“冲天炮”时,他们啸叫着冲向夜空,“啪”地一声炸开,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光球。这三枚信号弹似乎在依依不舍地和我告别,说:“小朋友,明年再见啰!”

  烟花是快乐的记忆,烟花是一年一次的狂欢。拜年和烟花更是春节的符号,它给我们带来了对来年的憧憬和期待。

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家最为热闹的节日——春节。春节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我喜欢春节。

  我喜欢春节,多数是因为春节可以拿到红包。农历正月初一时,我们这些小朋友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开始传统的拜年仪式,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只要对爸爸妈妈说一些吉祥话儿,爸爸妈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开心开心。我们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我喜欢春节,也因为春节的除夕。除夕在正月初一的前一天,有守岁的习俗。我们一家人坐在茶几前,兴致勃勃地吃着瓜子和水果,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在电视机前坐了许久,终于熬到了12:00新年敲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当春晚的主持人激动地宣布着春节来到的那一刻时,窗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少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美丽的“英姿”,惹得不少人趴到了自己家的阳台前观看。

  除了除夕夜和收到红包外也只有过年前买年货了。春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遍地都是。买来的年画的贴法都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都全部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家家备好了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

  故乡的春节呦,你给了我多少的欢乐呀!春节游露出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一个新的春节即将到来,我期待着它的到来。

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乡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拉开了序幕。

  十二月刚开始,街上卖对联、灯笼的摊位多了,切米泡糖的店铺忙碌了,大街小巷里飘着米泡糖的香气。街上的人很多,摩肩接踵。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有条不紊地为过年做着准备:各种干果,瓜子、花生、核桃……孩子们最上心的,除了吃的,就是漂亮的新衣了吧!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新衣,若今年是本命年,那就少不了一抹红色!

  腊月二十五是年头日。这天是要吃年头饭的!在南乡,这天还得做馒头。当香喷喷、热乎乎的馒头出笼时,不只是小孩,大人也忍不住用手抓起一个馒头嘴里塞。那股味儿,可真令人回味!这一日,可千万不能大扫除。也不知是谁定的规矩,只是家中老人再三嘱咐。

  过了年头日,村里的鞭炮声越来越频繁了,年的味道也就更浓了。

  二十七八,家家赶做肉丸儿,预示着家家生活圆圆满满。竹笼里蒸着糖糕。糕香甜,生活更甜!

  除夕真热闹,放眼望去,整个村子红红火火:对联红,灯笼红,新衣红,人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红。年夜饭上,大个的馒头,大盆的笋炖排骨,大碗大碗的米饭,吃完饭后,人们的肚皮也是大个儿圆。

  电视中,滑稽的小品的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美妙的音乐萦绕耳畔……大家谈笑风生。不一会儿,就到了午夜,我们吃着饺子,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新年到,我们也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就是元宵了。大街小巷都挂着灯笼,纸灯、纱灯……人们的手上也挂着灯,兔子灯、鸭子灯……下小溪的大龙头,胪膛的大小龙,我都赏了个遍。芝麻馅儿、豆沙馅儿的汤圆我也都尝了个遍儿。这个元宵,收获满满!

  过了元宵,春节就只剩下残灯末庙了。小孩该去上学了,大人也该上班了。

  年渐渐落下了帷幕……

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篇5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的象征,是一年里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住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初中生描写春节优秀作文 篇6

  春节终于到了,我可等了好久了。春节可以干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像放鞭炮、穿新衣、走亲戚、拜年、贴对联、吃团圆饭、收压岁钱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放鞭炮和收压岁钱了。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来到楼下放鞭炮,爸爸把鞭炮放在地上,鞭炮像条长蛇似的,爬在地上,爸爸用打火机点燃,我们赶紧躲得远远的,用手捂着耳朵,“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多么的热闹呀,让年的味道更浓。

  接着我们放烟花了,爸爸把烟花放在路上,拿出打火机点燃。很快,从烟花筒中窜出一股火花,飞向空中,瞬间绽放开来,火花映红了我们的脸,就像我们一家人在照全家福;又有一股的火花窜向空中,绽放开,就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又一股火花绽放了,在空中分成许许多多的小烟花,多么像天空中一眨一眨的小星星呀!

  吃团圆饭的时间到了,我们来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家人真多,真热闹!看到一桌子的好吃的,我的口水差点都流了下来,我擦了擦口水就开始大口吃饭了。

  吃完饭以后,我就和弟弟一起向爷爷奶奶讨压岁钱了,我们跪在爷爷奶奶跟前,说道:“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奶奶高兴的从兜里面掏出红包,给了我们。我们又来到叔叔跟前,心想着:叔叔是做大生意的,肯定会给我们发更多的红包,于是我跟弟弟商量好,说道:“祝您生意兴隆,万事如意”,叔叔哈哈大笑起来,从口袋里掏出来几百元,塞到我们的手里,我们高兴极了!回家一数,哇,这次的压岁钱真不少呀!

  过年的感觉真不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