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串词)

  ——武汉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

  串 词(第5稿)

  一、序曲《欢聚珞珈》

  (五位主持人在欢呼声中走上舞台)

  朱 军: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文 清: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窦文涛:亲爱的校友们,

  官 琳: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高越男(英语):尊敬的女士和先生们,

  合:晚上好!

  朱 军:我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朱军

  文 清:我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文清

  窦文涛:我是武大校友,凤凰卫视的窦文涛

  官 琳:我是湖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官琳。

  高越男:我是武大校友,湖北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高越男。

  朱 军:金秋之夜,我们在武汉的东湖之滨,参加“世纪珞珈”的盛大庆典,心情格外激

  动。我们美丽的武汉大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华诞!

  文 清:今夜,嘉宾云集,群星灿烂。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出席这一盛典的有国内外100多

  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有众多远道而来的海内外校友。谢谢你们!

  窦文涛:作为武大毕业的学子,能回到母校主持110周年庆典晚会,我深感荣幸。母校一切

  ,都是如此亲切,如此美好。

  官 琳:今天的武大:名校聚名流老树新花称灿烂,盛时开盛典黄钟大吕唱辉煌。

  朱 军:武大不仅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也是中国建校历史最长的著名学府之一,其历史

  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传承文明薪火一百多年,跨越了三

  个世纪。

  文 清:新世纪开启之时,坐落在珞珈山下、东湖之滨的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强强联合。新武汉大学融四校之精华,焕珞珈之神采

  ,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窦文涛:历史就是这样铸就了武大的厚重和灿烂,使她成为当代中国的学术重镇,历代珞

  珈学子的精神家园。所以,不论我们来自哪里,还是走到何方,我们都会自豪地说:我是

  武大人!

  官 琳:所以,不论我们是银发苍苍,还是风华正茂,都会深情地歌唱“世纪珞珈”,唱

  她的湖光山色,繁树名花,唱她的英杰荟萃,源远流长。

  高越男:(英语)下面,就让我们倾听美妙的校歌联唱。

  第一章:峥嵘岁月(冬)

  二、《校歌联唱》

  窦文涛:听了不同年代的校歌,我仿佛听到了历史悠远而激昂的回声。(拍一下惊堂木)

  各位校友,各位来宾,作为百年名校,咱们武大的历史文物真的是数不胜数。请看,这是

  1893年光绪皇帝批写的同意创办自强学堂的奏章,皇帝的毛笔字还写得真不错。

  这是一张方言学堂的老文凭,距今正好12008年,文凭近一米长,可能是目前最大的文凭

  了。文凭的主人是李裕钟,现由其孙辈保存。

  还有一张40年代的文凭,学子为41届电机工程系毕业的周石泉,现在是中国台湾中央研究

  院院士。

  这是一部刊印于192008年的木刻线装自强学堂的老教材,距今整整一个世纪,可能是我

  国高等教育最早的历史教科书。捐赠者为武大校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道立。

  当你走到武大的每一处都可以说上一段故事,就说这珞珈山,这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是

  闻一多取的。“珞”是指石头坚硬如玉,“珈”是指古代女戴的头饰。你看这随山势而建

  的建筑群,谁看了谁不感叹它的恢宏、庄重和古雅。可以说比妇女的头饰漂亮得多。特别

  是在诗人闻一多眼中,是“相看两不厌,唯有珞珈山”。这就是一个诗人和一座山的佳话

  。

  三、诗乐舞《一个诗人和一座山》

  朗 诵:乔榛、丁建华

  朱 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珞珈山虽不高,却因为名人多而让人感到山高仰止。

  文 清:就我知道的武大名人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李达、李汉俊、陈潭秋,共和

  国元帅罗荣恒……

  朱 军: 还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郁达夫、沈从文,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著

  名教育家叶圣陶、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著名的哲学家李达、金克木、著名生物学家竺可

  桢、著名电机专家赵师梅、著名的测绘学家夏坚白,著名医学家陈汝昌、朱裕壁等等等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