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年会主持串词

  比如说万达地产,万达地产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和它的商业模式是分不开的。万达地产和十多家世界500强合作,每一个楼盘都会有站在不同行业角度的报告生成,从而引导决策。同时,强强合作有利于地产升值,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比如当前大企业常用的手段,收购并购,就拿我曾经工作过的麦克维尔来说,它起初是美国企业,而后被马来西亚的企业收购,再被日本大金并购。而在这当期间,麦克维尔也并购了4-5家企业,这些企业要么有发展潜质、要么能与自身形成互补,要么能在区域市场形成大的优势。国内企业也用过类似的手段,比如tcl收购汤姆逊、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等等。

  那么商业模式是怎样的呢?

  在我开讲之前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蒙牛用7年做到162亿的销售额,XX年在香港上市,创造五个亿万富翁、十多个千万富翁,几十个百万富翁;

  百度用XX年做到145亿的销售额,XX年上市,创造、七个亿万富翁、上百个千万富翁与数量更多的百万富翁

  ……

  但是,没有人会告诉你,他们的营销网络(渠道)创造的富翁是上市的3倍,乃至更多,没有人会告诉你,年收入只有10来亿的a股上市公司,他们的营销网络通常都会创造数位千万富翁,数十位百万富翁乃至数十位千万富翁,上百位百万富翁。

  就拿百度来说吧,百度以前在深圳的代理商叫“时代赢客”,一家非常不错的网络公司,因为代理百度竞价、百度广告等业务而赚的盆满钵满,就我所知道的“时代赢客”的百万富翁就不少于10个。

  为什么和大家说这些,我就是要以这些实实在在的例子告诉大家,经销商和厂商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当然,也有例外。

  还是拿百度说事,百度以前在全国都是代理模式的,随着公司逐步发展,开始自己组建分公司,取代了代理商。“时代赢客”公司遭受重创,不得不改变公司主营业务,现在他们主要做海外的推广,经营的相当艰难。

  企业发到到一定规模以后就需要扩张,扩张的目的一是市场占有率,一是利润,当市场占有率不能在急促间扩大时,就不得不把市场扁平化,取消代理模式,组建分公司,这对于代理商来说无疑是背叛,这边你还在拼命的帮他干活,他却把你给卖了,无法接受,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不止百度,蒙牛、联想、海尔等等都一样,这几乎成了一个死结。

  如果有一天,也发展到了百度这样的高度,会不会和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呢?我可以非常确定的告诉大家,绝对不会!

  有句古话叫:话说七分满,我为什么敢说十分?

  因为有创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一直坚持认为,企业发展壮大,不应该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应该是在确保股东、客户、员工、伙伴、社会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单位与个人的利益之后去思考的问题。

  刚才我有说,如果有一天发展到了百度一样的高度,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在座的朋友也有这么想的话,那么你错了,因为我们根本没看上百度,我们的梦想是把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apc(美国电力转换集团)就是我们的标杆,要向另一个高度飞跃!

  (鼓掌!)

  首先是品牌,也必须是品牌。

  l 同样的产品,世界级品牌卖高价格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贵几倍也是市场接受的。而小品牌在客户的心中,只有一个竞争优势,那就是价格低。因此普通品牌很难回避价格战的旋涡。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