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六个一”工程社会实践方案
一、背 景
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当今中国,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步入大学。然而,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成长?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让成千上万的大学成长成为优秀人才?
XX年11月10日,重庆市政府对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推出新举措,要求全市大学生进行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规定在渝大学生就读期间每人要种100棵树;带薪实习1个月;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个月;到企业或服务一线做工1个月;开展学军1个月;撰写1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重庆市政府正研究制定大学生实践工作机制、政策措施和财力保障等,“六个一”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以此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六个一”工程具体解读
(一)鼓励每个大学生积极种树
在校期间的每一名大学生,都要积极加入到植树造林“绿化长江大行动”中。由市林业局、市教委沿江规划以各高校命名的“大学林”,高校利用春秋两季组织学生种树。相关区县党委、政府负责选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供树苗和工具,并承担“大学林”的管护工作。
(二)大学生带薪实习一个月
各级党委、政府每年为大学生提供3万个以上带薪实践岗位。这些实习岗位主要来自市级机关、大型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还有部分来自民营企业。
市委副秘书长周传航介绍,带薪,是从财政拿一部分钱出来带薪定岗实习,这属于重庆的创举。带薪实习,并非在70万大学生中全覆盖,主要针对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有一定技能的优秀学生。通过带薪实习,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学生的经济压力,并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勤工助学、勤工俭学,也属于带薪实习的一部分。关于薪酬,既然是带薪,不是补贴,就是最低工资标准。
(三)到农村“三进三同”一个月
组织大学生进村社、进农户、进田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现状,感受民生疾苦,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学农区域,重点安排在三峡库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
学农的对象,主要以城里学生为主,让他们多了解农村。该活动也主要以倡导为主,希望更多学生加入到“三进三同”活动中来。如以往很多大学都在长期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就可以纳入该活动中。
(四)鼓励到企业做工一个月
组织全市在校大学生到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与工人一起做工,培养劳动观念,了解生产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促进学以致用。
该活动主要面向理工科学生,尤其是建筑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装饰材料等跟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较强的学生。
(五)开展学军一个月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不少于15天的军事训练,锤炼意志品质,强化国防观念。同时参加相当于15天的军事理论教学和国防教育活动。重庆警备区、市教委负责选择和建立学军活动基地。
(六)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
组织大学生种树、实习、学农、学工和学军活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社区和工矿业调查研究,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由教委组织专家,对调研报告认真评审。其中,关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些意见,将推荐到相关部门作为工作参考。优秀报告将会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