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范文

2025-04-21

烟花爆竹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范文 篇1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区县(自治县)供销社和烟花爆竹经营公司一定要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和讲政治保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并参照市供销总社成立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对本辖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年烟花爆竹安全经营。

  二是统筹规划合理布设烟花爆竹销售点。

  对年烟花爆竹布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供销社一定要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本辖区烟花爆竹专营零售点布点工作:

  一要保持销售点安全距离。要根据人口密集程度商业流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布设,要远离国家环境监测敏感点。城区零售点应相距50米以上,严禁在交通干道和人口稠密区设立零售网点,销售点50米内无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聚集场所,100米内不得有加油站以及其他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生产储存场所;严禁在《条例》规定和各级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放区域内布设零售点。

  二要优化布设临时销售点。

  对连续三年参与烟花爆竹零售的守法经营者年春节烟花爆竹销售量较大的守法经营者采取专店销售或者有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储存室的经营者优先布设烟花爆竹销售点,提升临时销售点的质量和销售能力。

  三要加强常年销售点布点审核。

  各区县供销社要切实加强对常年销售点的监督检查,对安全经营条件不具备或经营不规范的,要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布点资格。

  四要建立健全烟花爆竹销售点信息档案。

  要对烟花爆竹销售点的详细情况进行登记,掌握销售点的经营情况和安全状况,建立一批经营规范安全可靠相对固定的经营网络资源。

  五要严格烟花爆竹销售专营管理。

  对年办理相关手续但没有参与实际经营者,年不再布设专营销售点。要加强对零售店直销点的管理和监督,防止销售点私自采购销售非法伪劣超规格烟花爆竹,对采购销售非法伪劣超规格烟花爆竹的,要记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取消经营资格并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允许申请经营烟花爆竹,为搞好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打好基础。

  三是统一配送,提供安全适销货源。

  烟花爆竹属于危险品,各级供销社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严把烟花爆竹配送关。主城限放区货源统一由渝庆烟花爆竹公司采购和配送,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规定。配送流程是:渝庆烟花爆竹公司―各区分公司―零售点。销售品种为:C级和D级产品中的喷花类线香类旋转类造型玩具类爆竹类升空类组合烟花类,共7大类164个品种。主城区以外地区允许销售燃放的烟花爆竹共10大类184个品种。配送产品包装箱上要粘贴市安监局市供销总社统一制作的防伪监封标识;各零售点未销售完的烟花爆竹由分公司负责按照合同规定处理,不得私自储存;批发公司要合理调整烟花爆竹产品结构,及时组织适销对路的货源品种,引导市场消费,确保市场供应。采购产品在同质同价的基础上,要优先从市内合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货,支持本地企业发展,避免长途运输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主城区烟花爆竹配送时间从XX年XX月XX日开始至XX年XX月XX日截止,销售时间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止。

  四是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经营。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按“六统一”要求,认真落实各个环节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经营。

  落实批发企业安全经营措施。严格规范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进货储存配送环节。市级批发公司必须在取得资格的生产厂家采购货源;必须有专门的储存仓库和值班人员;必须有合法的运输许可证和运输车辆;各级批发企业必须坚决杜绝购买储存销售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所销售的烟花爆竹产品必须加贴市安监局和市供销社监制的监封标识;各级批发企业必须与供销社签订安全经营合同,制定安全经营守则;烟花爆竹展品一律采用无药样品。

  落实零售点的安全经营措施。各零售点必须到供销社指定的专营批发企业进货,严禁直接从生产厂家或其他渠道进货(或代销);各零售店必须按照专人专柜专管的方式进行销售;全市零售点统一悬挂印有举报电话的“烟花爆竹专营销售点”标识;张贴警示标识和安全燃放标识,配置符合标准的消防器材;销售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培训并合格。

  落实烟花爆竹仓储安全措施。烟花爆竹仓库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各配送公司必须强化对烟花爆竹仓储管理,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烟花爆竹专用库房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防潮防盗消防报警等设备必须齐全有效,安全通道必须畅通,危险标志要醒目;要有专门的值班人员并坚持24小时值守,有严格的保管制度消防制度出入库制度和保卫制度;对保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控制进入库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和人员;装卸烟花爆竹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

  加强烟花爆竹安全检查和监管。在销售旺季来临前,各级供销社要组织力量,对烟花爆竹销售网点仓储设施设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要积极配合安监公安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开展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动,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窝点,要坚决依法取缔,对其经营产品要依法没收并统一销毁。

  五是明确专人,加强信息搜集和报送工作。

  为加强烟花爆竹专营工作信息收集,市供销总社已指定专人负责全市烟花爆竹专营工作情况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各区县供销社也要明确专人负责本辖区烟花爆竹专营工作的信息搜集和报送工作,以确保信息畅通。各级供销社在烟花爆竹专营工作中的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市供销社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烟花爆竹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范文 篇2

  烟花爆竹属民用爆炸物品,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根据牡丹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阳明区委、区政府要求,为防范和减少春节两会期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危险源分析

  1、摊点的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烟花爆竹零售摊点周边要求无加油站及其他易燃易爆生产、储存设施,没有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2、物料情况及危险分析

  烟花类、爆竹类等易燃易爆物品,经营摊点要防范遇明火(点火吸烟、外来人员带来火种、违章动火及其他火源)和火花(穿带钉子皮鞋、用钢制工具敲打物品、车辆未戴防火罩、雷击),存在火灾爆炸的可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营设施毁坏等财产损失。

  二、烟花爆竹经营(零售)方式

  采取大棚超市化管理模式(无备货库房),只允许在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店外放置烟花爆竹产品进行销售,仓库存贮量不超过20箱/100千克。

  、烟花爆竹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

  烟花爆竹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以下为烟花爆竹危险有害性分析:

  1、原材料的危险性

  制药所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如硝酸胺、复合蜡(含乳化剂)等都有易燃易爆危险性。

  2、储存与运输的危险性

  成品粉状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爆轰和殉爆特性。硝酸胺贮存过程中发生自燃分解并放出热量,当环境具备一定的条件且温度达到爆发点时,引起硝酸胺燃烧或爆炸。油状材料都是易燃危险品,贮存时遇到高温、氧化剂等,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燃烧事故。

  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炸药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当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时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危险品运输时可能发生的翻车、撞车、坠落、碰撞及摩擦等险情,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引起危险品的燃烧或者爆炸。

  四、救援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时,负责人负责现场统一指挥,及时控制危险源蔓延,抢救伤员,清除危害后果。

  2、报警,负责及时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立即报告经理和销售负责人,根据事故大小及时处理或报警。

  3、抢险,组织灭火,控制火势蔓延。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负责转移物质远离火源,解除爆炸危险。

  4、救护,负责对重伤员联系120急救中心救治,对轻伤员选择安全地带,就地进行医疗救护。

  五、事故防范措施

  1、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保管制度;安全防火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对供货单位,要求烟花爆竹产品有安全防伪标签,对对方的资质进行确认,不得采购无许可证单位的烟花爆竹产品;运输必须由供货单位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输。

  3、对购进的烟花爆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包装安全要求的则不能上柜销售。

  4、确保消防器材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操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佩戴。

  5、经营场所严格禁火,禁止在烟花爆竹销售区吸烟,动火作业。

  六、事故报警和报告

  当发生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时,销售人员应立即上报经理或销售负责人,根据事故大小采取相应措施,能及时解决的可组织销售人员现场处置,不能解决的则马上报警,并按规定及时向区安监局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七、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和程序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①控制事故危险源;

  ②抢救受伤人员;

  ③指挥人员防护,组织相关人员撤离;

  ④保护好现场,清除危害后果;

  ⑤分析事故原因,写出事故报告,接受事故教训。

  八、烟花爆竹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1)立即报警,同时切断电源,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抢救伤员并送医院救治。

  (2)少量火源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或用湿棉被、湿布等覆盖燃烧区,使其窒熄或减少火势。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物和其他物品搬移至安全地带。

  (4)要防止火势向周边蔓延,防止火星溅向其他易燃物品。

  (5)正确选择最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6)现场指挥者要注意火灾现场动态,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等特别危险的情况,需紧急撤退时,应立即停止灭火,疏散灭火人员,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全部撤退,以免因爆炸而引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扩大。

  (7)火灾扑灭后,仍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保护好火灾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和安监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

  2、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1)爆炸发生后,救护组成员马上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处。

  (2)如有受伤人员,立即将伤者带离现场,送到安全和空气新鲜处用醋冲洗脸部,并让伤者大量饮水,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抢救。

  (3)如伤者身上有着火处,立即用干粉灭火器喷射,扑灭火焰。

  (4)如伤者有出现破伤出血,特备是动脉出血,应迅速采取临时急救措施,止血后再送医院治疗。

  九、应急救援演练规则

  1、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制定不同的演练方案,做好预防演练纪录,增强烟花爆竹事故预防和防范措施能力。

  2、销售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工作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对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时检验,保持其有效性。

  十、附件

  阳明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如遇较大危险事故请及时拨打)

  综合报警电话:110

  火灾:119

  伤员急救:120

烟花爆竹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范文 篇3

  为深刻汲取“11.21”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和“11.24”新疆高层住宅火灾事故教训,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平稳,结合辖区消防工作实际情况,决定在辖区集中开展冬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对全辖区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整改消除一批火灾隐患,深化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餐饮娱乐等重点场所消防综合治理,持续抓好经营性自建房、群住房、“三合一”等低防场所火灾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二、整治时间

  20__年12月7日—20__年3月31日

  三、整治内容

  (一)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

  各社区要组织专班,对辖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网吧、KTV、学校、日间照料中心、医院、电影院、危化品经营场所、化粪池、大街小巷门市摊点、居民出租房、特殊家庭(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老旧厂房、高层建筑和老旧小区等重点场所,以及农村社区的森林防火开展全面排查。

  1.规范排查程序。采取“一看、二查、三登记、四留影、五发整改通知书”五步式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好台账,提出整改意见,对主体责任人或单位发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跟踪落实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台账。

  2.突出排查重点。一是高层建筑方面:重点排查消防(车)通道是否保持畅通;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检查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门、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检查是否聘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按时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是否违规施工、违章动火动焊、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加强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消防安全;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增强居民防火意识和灭火能力,减少火灾发生概率。二是重点场所方面:针对商场、学校、养老服务机构、文化娱乐场所等消防重点单位检查是否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安全出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齐全,消防设备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用火、用电、用气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按要求设置消防控制室,并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控制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要特别注意对家庭作坊、群租房、“多合一”小单位、小场所、小企业等高风险区域的检查,重点整治违章搭建、违规操作、违规住人、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员工自防自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对存在严重隐患问题的,相关行业部门要上报行业主管局,依法采取停产停业、停止使用、临时查封等措施。派出所要结合“六进六边”工作,加强辖区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宣传,指导社区、物业管理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三是燃气安全、烟花爆竹方面:要将燃气安全作为重点单项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排查整治,鼓励重点部位设置火灾探测器、火灾警报装置及燃气泄漏报警器,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同时重点排查液化气充装站等危险化学品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完好情况、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加强对烟花爆竹的管控,严防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城市社区范围内一律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农村社区要制定安全燃放规定,按区域划定火灾防控等级,重点区域要明令禁止燃放,火灾危险性小的区域要规范燃放。应急办、各社区要加强对烟花爆竹销售环节的管理,要大力整治无证售卖、违规售卖假冒伪劣、违规储存烟花爆竹的行为。四是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方面:重点整治老旧小区消防通道中违规搭建简易棚、广告牌;违规设置隔离栏杆、占用防火通道等不安全行为;针对已整治的老旧小区,要加强消防设备的验收和维护,保证正常使用;对未整治的老旧小区,要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增强老旧小区居民防灭火意识。社区网格员要经常性排查辖区应急灭火器存放点的灭火器数量是否充足,是否有效。需要增添、更换的要及时增添、更换。针对老旧楼栋,社区要指导楼栋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处置火情。五是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方面:重点对辖区小微企业、农家乐等乡村新兴产业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隐患排查不到位,隐患整改不落实等突出问题。社区干部要针对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紧盯冬季烤火安全,利用“村村响”将出门“三清三关”(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和“烤火不关窗、关窗先灭火”的安全提醒时时播、每日播,使村民入脑入心,切实提升消防意识。

  3.逗硬隐患整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逐一建立台账,落实整改时限、责任、措施、预案,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要组织整改责任主体立即整改,对不能立行立改的,要跟踪整改进度,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验收销号,并留存整改佐证资料。对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报告办事处,由办事处统一上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二)开创群防群控新格局

  1.建立互帮互助机制。各社区要广泛开展消防安全“邻里手拉手”活动,并鼓励和引导群众相互监督、互查隐患、邻里互帮。

  2.建立挂包帮扶机制。各社区要重点对有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家庭,在岁末年初期间建立邻里间、网格员以及干部安全对口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人,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平安幸福氛围。

  3.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各社区、辖区派出所要积极探索建强“一警五员”(一线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公益性岗位、物业服务企业职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工作职员)消防安全基层监管力量和考核培训机制,按照逐户上门、逐人实操,确保人人受教、人人过关,重点培养一批“见火不慌、抬手就打、张口能教”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4.建立监督举报机制。各社区要大力推广96119消防安全隐患举报投诉热线,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1.“LED”宣传。各社区要充分利用单位、门市、摊点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消防知识。

  2.“小喇叭”宣传。社区网格员在“一日双巡”的上午11:00-12:30、下午5:30-7:00,利用小喇叭、移动音箱、“村村响”循环播放,方式要灵活多样。

  3.“坝坝会”宣传。各社区要以网格为单位,分小区、分楼栋、分路段召开坝坝会,以案说法宣讲;邀请专业人士深入小区、楼栋、商场宣讲。

  4.“宣传单”宣传。统一制作宣传单,内容要简单、明了、易记,由社区发放到门市摊点、企事业单位、居民户,做到发放有记录、有影像,达到家喻户晓。

  5.“标语”宣传。各社区要在小巷、小区、楼栋制作形式多样的小型标语、警示牌;

  四、整治方式及步骤

  (一)成立冬春火灾防控领导小组,确定工作专班(12月7日-12月18日)

  成立以办事处分管副主任袁明森为组长,应急办主任为副组长,各相关站(所、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应急办,由应急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开展业务培训,摸底排查问题(12月18日-1月18日)

  1.由应急办联系县消防救援大队对社区干部、网格员进行消防检查业务培训。

  2.各社区挂联领导牵头,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对辖区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每周汇总上报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隐患,要及时整改销案,如遇整改难度较大的隐患,经社区书记把关后,上报办事处统一协调整改。

  (三)重点整治阶段(1月18日-3月20日)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由社区负责分类建立台账,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明确整改措施,限期销号,形成闭环管理。

  (四)督查验收阶段(3月20日-3月31日)

  再次对排查的问题和整改效果进行全面回头看、回头查,逐个检查验收、逐一复评销号,认真总结先进做法和优秀经验,及时归纳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社区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积极参与专项整治,确保此次整治行动真查隐患实做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落实任务、迅速行动。各社区要迅速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建立隐患管理台账,落实治理清单、整改责任,到期验收复查,在行动过程中要注重实际,不能弄虚作假、应付了事,搞形式主义。

  (三)建章立制、标本兼治。各社区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形成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达到整治一片、见效一片、规范一片。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社区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逗硬验收、考核问效。办事处将把考核问效贯穿于整个专项行动的全过程,密切跟踪关注整治开展情况,对工作作风不实、应付了事,造成火灾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将严格依规依纪从严问责,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