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庆典策划方案

2025-04-04

端午节庆典策划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礼貌

  二、活动背景:

  略

  三、活动目的:

  经过“品味端午,传承礼貌”活动,更加深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消失的不只是一种经典文化,而是历史礼貌;进取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经典文化,并做出思考。经过思考:“保护传统节日有何意义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来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传统文化,更好的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工作。

  四、活动对象:

  临猗义工联合会会员,诗联社成员、小作家培训中心学生

  赞助单位:

  五、活动地点:

  青少年活动中心

  六、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七、活动资料:

  1、端午传统文化介绍。

  2、诗联社学者讲座。

  3、即兴诗词歌赋。

  4、分发活动赠品。

  5、合影留念

  八、活动流程:

  1、20年6月×日开始场地布置。

  2、2日8:30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3、主持人宣读活动背景及目的。

  4、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演讲。

  5、诗联社学者讲座。

  6、即兴诗词歌赋表演。

  7、给与会者分发活动赠品。

  8、请大家畅谈自我的感受。

  9、做最终点评总结并向参与者表示谢意。

  10、合影留念,主持人宣布结束。

  九、活动中注意的问题细节:

  1、与会人员务必事先准备相关资料,准备发表自我的看法。

  2、活动准点开始,请参与提前半小时到场并登记。迟到者应尽量不打扰别人发言。

  3、会场请不要大声喧哗,随意走动。

  十、活动策划组织者:

  略

端午节庆典策划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

  活动过程: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

  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

  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端午节庆典策划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体现社会关爱和温暖,我们计划开展端午节慰问困难户活动,向社会中的困难家庭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关爱。

  二、活动目的

  传递社会关爱,让困难户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尊重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

  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一天(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四、活动对象

  本区域内的困难户,包括但不限于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

  五、活动内容

  准备慰问物资:提前筹备粽子、水果、日用品等慰问物资,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满足需求。

  确定慰问对象:通过社区、居委会等渠道,确定需要慰问的困难户名单,并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情况。

  组织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参与活动,包括物资搬运、分发、与困难户交流等。

  实地慰问:志愿者携带慰问物资,前往困难户家中进行慰问。在慰问过程中,与困难户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传递节日的祝福和关爱。

  宣传报道:活动结束后,通过社区公告、单位内部通报、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

  六、活动预算

  根据慰问对象的数量和物资的种类、数量,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包括物资采购费、运输费、志愿者交通补贴等。

  七、活动宣传

  在社区、单位内部等地方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利用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八、活动注意事项

  确保慰问物资的质量和数量,避免浪费和短缺。

  在慰问过程中,尊重困难户的隐私和意愿,避免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注意志愿者的安全,确保他们在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九、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志愿者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活动总结,分析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