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

2025-03-09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以画像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画人物头像,能表现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我爱妈妈--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妈妈。

  请幼儿看看妈妈的照片,每个小朋友都有妈妈,看着妈妈的照片就像看见妈妈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老师和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是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引导幼儿对着妈妈的照片个别或集体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2、妈妈的画像教师出示画好的`妈妈头像,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她虽然有点老了,但在我心里她是最漂亮的妈妈,我为他画了一张漂亮的画像,你们看看像吗?

  通过照片和画像的对照,引导幼儿从发型、五官等局部特征进行大致的比较。

  3、我为妈妈画像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爱自己的妈妈。我们来为妈妈画张像,画出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儿互相比较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发型和是否戴眼镜等处进行粗略比较。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

  1、能等到

  2、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3、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4、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5、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波洛克的作品,感受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

  2、初步了解滴撒的方法,尝试用滴撒法作画,体验不同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波洛克的作品,初步了解滴撒的方法。

  难点:尝试用滴撒法作画,体验不同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作画工具:铅画纸、颜料、刷子、画笔、小勺;欣赏材料:波洛克作品PPT、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走进画家波洛克。

  1、欣赏波洛克作品,畅谈欣赏后的感受。

  (1)仔细看一看这幅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猜猜: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3)小结:这是一位美国画家——波洛克的作品,他的画画方法非常特别,叫“滴撒法”。

  2、了解滴撒法,初步知道滴撒的方法。

  (1)观察波洛克作画时的图片,问:他是怎样画出这些画的?

  (2)小结:滴撒法就是画画的工具不碰到纸,让颜料慢慢滴下来,滴成各种各样的线条、图案的方法。

  (3)探索用多种工具滴撒的方法。

  (4)交流、讨论:你是怎么画的?

  二、我是小小波洛克。

  1、作画要求:

  (1)使用多种工具,尝试滴撒出丰富的点、线、面。

  (2)在滴撒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色彩的搭配。

  2、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滴撒出丰富的线条、色块,并关注颜色的搭配。

  3、欣赏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拍成照片,存放在电脑中,有选择地让幼儿欣赏,并说说: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三、活动延伸:

  讨论:今天在用滴撒法画画的时候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我们该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欣赏波洛克作品,引导幼儿对线条、色调等展开交流,感受其作品的风格,产生对滴撒法作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