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2024-12-01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3.让大班、学前班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到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献花

  3月8日,早送园期间由幼儿代表向女家长献花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二:谈话活动

  A: 介绍三八妇女节:

  1:介绍妇女节的由来(附后)

  2:3月8日是什么节日?(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3: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叫妇女。

  3月8日是妇女节,是妈妈、老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4:你身边有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妈、姥、奶、姑、姨)

  5: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6: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7:妈妈在家都做哪些家务?为我做了什么?

  8:妈妈爱我们,我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给妈妈捶背、拿拖鞋、为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

  )

  B: 教授幼儿为妈妈洗脚的方法。

  (大、学前)

  1:打水:水温安全(先接凉后接热水)、水量、平端水不摔倒。

  2:洗脚:脱袜、浸泡、揉搓到每个部位、擦脚。

  3:倒水:安全平端水。

  *教授幼儿为妈妈捶背、捶腿的方法。

  (中小班)

  C: 在妈妈的节日,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练习说:妈妈我爱你

  活动三:教育活动:送给妈妈的礼物

  学前班:绘画《我的妈妈》

  大 班:绘画《我的妈妈》

  中 班:制作《我的妈妈》

  小 班:粘贴画《妈妈的项链》

  托 班:纸团粘画《花花衣》

  活动四:

  1:离园:和妈妈拥抱,对妈妈说一声“我爱妈妈” ,送给妈妈礼物。

  2:晚上:大班以上:为妈妈洗脚。

  中班以下:为妈妈捶背、捶腿或按摩五分钟。

  3:帮助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大班以上);

  活动五:大班以上幼儿3月7日调查活动:

  1:了解妈妈的生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

  3:妈妈的家务活;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

  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

  (1)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

  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五)建议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2

  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3.让大班、学前班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到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献花

  3月8日,早送园期间由幼儿代表向女家长献花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二:谈话活动

  A:介绍三八妇女节:

  1:介绍妇女节的由来(附后)

  2:3月8日是什么节日?(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3: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叫妇女。

  3月8日是妇女节,是妈妈、老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4:你身边有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妈、姥、奶、姑、姨)

  5: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6: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7:妈妈在家都做哪些家务?为我做了什么?

  8:妈妈爱我们,我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给妈妈捶背、拿拖鞋、为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

  B:教授幼儿为妈妈洗脚的方法。

  (大、学前)

  1:打水:水温安全(先接凉后接热水)、水量、平端水不摔倒。

  2:洗脚:脱袜、浸泡、揉搓到每个部位、擦脚。

  3:倒水:安全平端水。

  *教授幼儿为妈妈捶背、捶腿的方法。

  (中小班)

  C:在妈妈的节日,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练习说:妈妈我爱你

  活动三:教育活动:送给妈妈的礼物

  学前班:绘画《我的妈妈》

  大班:绘画《我的妈妈》

  中班:制作《我的妈妈》

  小班:粘贴画《妈妈的项链》

  托班:纸团粘画《花花衣》

  活动四:

  1:离园:和妈妈拥抱,对妈妈说一声“我爱妈妈”,送给妈妈礼物。

  2:晚上:大班以上:为妈妈洗脚。

  中班以下:为妈妈捶背、捶腿或按摩五分钟。

  3:帮助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大班以上);

  活动五:大班以上幼儿3月7日调查活动:

  1:了解妈妈的生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3:妈妈的家务活;

  活动六:照片展《我帮妈妈做事情》(家长提供电子版照片)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活动过程:

  一、 摸口袋。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圆圆的。"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幼:"软软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 ,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二、 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2、看一看:提问:(1)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 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 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啊桌子上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师:哎?剥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朋友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师:"那我们来尝一尝。"老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尝过了,谁来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酸酸甜甜的。"六、引导幼儿说一说,师:"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教师小结: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小朋友们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们在一起分享好吗?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

  2、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二、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三、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四、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

  教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五、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

  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

  六、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一、初步熟悉乐曲旋律,通过狗熊行走、喝蜜、躲藏等游戏情节,了解乐曲结构,感受A段、B段、C段乐曲的不同性质。

  二、在熟悉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乐器进行演奏。

  三、培养幼儿大胆表现音乐,体现音乐节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曾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小熊的外形特征,模仿熊走路的动作。

  2、录音机、磁带;幻灯机、幻灯片;蜜蜂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了解游戏情节

  1、教师讲述游戏情节:小熊来到树林,意外地发现了一罐蜂蜜。正当它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蜜蜂追来了,小熊吓得赶紧躲起来,一动不动。最后它趁蜜蜂打哈欠不注意的时候,赶紧逃回了家。

  2、教师边放乐曲边放映幻灯片。

  二、欣赏乐曲,分解练习动作

  1、小熊是怎样走路的?(教师做熊妈妈,带领幼儿随A段音乐合拍地模仿熊走路的动作)

  2、小熊和喝到香甜的蜂蜜,它心理怎么样?可以怎样来表现?(引导幼儿按B段乐句表现小熊和蜂蜜后的满足感,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神态及动作来表现,如抹嘴、拍肚皮、添嘴等)

  3、小熊偷吃蜂蜜被蜜蜂发现,心里感觉怎么样?它是怎么躲藏的`?

  ①引导幼儿用静止的动作及恰当的神态表现小熊紧张、害怕的样子。如:一头扎进树洞里、躲在树后、跳进草丛、闭上眼、抱着头等。

  ②请个别幼儿表演躲藏动作。教师有意识地请做得好的或作的与别人不同的幼儿表演,并启发他们用语言说明自己的动作,如"我害怕得浑身发抖"等。

  ③集体跟随C段音乐做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小熊躲藏的姿态以及恐惧感。

  三、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

  1、教师提醒幼儿根据乐曲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注意动作的合拍、协调。

  2、教师表扬富有创造力的幼儿,并请他们将创编的躲藏动作及表现得恐惧感神态表演给大家看。

  3、教师戴上蜜蜂头饰扮演蜜蜂,幼儿扮演小熊,共同进行游戏。在乐曲快结束时,教师以追捉形式督促幼儿快速回到座位。

  四、音乐与乐器探索

  1、出示三段节奏普,让幼儿在乐曲ABC段中找出相符合的节奏。

  2、尝试大胆地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3、聆听三种乐器的音响特征,选择合适的乐器配合音乐

  4、乐器探索与熟悉

  5、乐器合奏:熊和蜜蜂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色的方法,尝试用彩色颜料在不同的材料上染色。

  2、愿意动手操作,体验染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染色作品布置成展览区。

  2、废旧的白棉布、白纱布;餐巾纸等若干;稀释的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色作品

  1、出示染色作品

  提问:它是什么?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幼儿讨论,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二、尝试染色

  1、教师示范

  2、幼儿染色,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将材料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染色。

  三、作品展示

  1、幼儿讲述制作过程中用了什么颜色的颜料

  2、在展览区中展示幼儿作品,同伴欣赏

  活动建议:

  1、这是一次极富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动手染色,幼儿会发现棉布等上面的各种颜色、花纹不同的图案,在幼儿尝试染色时,建议老师适当提醒幼儿将棉布折成不同的形状并选择不同颜色的颜料。在作品展示的时候亦可发挥幼儿想象,说说自己作品上的花纹像什么。

  2、幼儿收集染色的丝巾和衣服,放置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表演,进一步感受染色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美丽。

  3、用白棉布、白纱布染色显得浪费,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能染色的废旧材料,这样更具活动意义。

小班38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借助圆柱体向指定方向滚动物体,感知物体滚动的特性。

  2、大胆地并有创造性的玩易拉罐。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纸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健康歌》,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运动。教师鼓励幼儿听音乐节奏,大胆地、自由地做动作。

  二、与小猪共同游戏。

  1、介绍小猪及赶小猪的工具,使幼儿了解游戏的对象。

  2、请幼儿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戏。

  3、讨论:

  A:你是怎样与小猪玩游戏的?

  B:你是怎样让你的小猪滚动起来的?

  三、游戏《赶小猪喂食》

  1、引出游戏,简单说说游戏的玩法小猪呀玩得可开心啦,可它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过树林(绕梅花桩),走过独木桥。现在它很累,需要有人来赶着它走,谁来帮助我们小猪?

  2、请个别幼儿尝试幼儿尝试时,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在练习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赛请幼儿自由组合成两组进行比赛,并提醒幼儿在过独木桥时注意安全。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利用工具把小猪送回家——滚进拱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