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1
游戏来源:
世界上有一种情感,它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它就是母爱!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
在这温馨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激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及培养孩子用行动去表达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学会从小关爱妈妈,学会感恩,我园将开展“母亲节”感恩系列游戏。
游戏目标:
1、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了解妈妈的辛劳,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游戏准备:
1、晨间谈话游戏围绕感恩母亲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观看一些教育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母女情深》等
3、与幼儿共同协商选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材料布置节日环境,编排节目等等。
4、制作花、贺卡、项链、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5、事先在家与妈妈说说怎样的饮食习惯会让自己更健康,并与爸爸一起查阅各种资料,鼓励孩子和爸爸在母亲节这一天一起动手制作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
游戏内容:
低幼组:
1、学习感恩母亲的歌,例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增强爱妈妈的情感。
2、学说对母亲感恩的话语,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游戏,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中幼、高幼组:
1、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2、利用各种材料,给妈妈做一份礼物,如项链、花等。
3、结合美食节游戏,组织幼儿画一张“绿色健康饮食食谱”作为送给所有妈妈们的母亲节礼物。
4、结合教学游戏《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中幼组)
5、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高幼组)
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2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等,棉签若干,颜料碟若干,图画纸。
2、纸杯若干,剪刀若干,胶布。
3、各色菊花和菊花图片
4、各色毛线若干,胶水
5、菊花茶,吸管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4、 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感情交流。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 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引入菊花的课题。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做客。老师给客人们准备了茶,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茶?老师请小朋友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再请小朋友尝一尝,尝出什么味道?
二、 基本部分
(一)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1、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
2、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菊花,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菊花。)
(二) 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菊花很美,它可以把我们的环境装扮的更加漂亮。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菊花来装扮我们的环境好吗?
1、 棉签蘸颜料在美工墙上画菊花,注意不弄脏衣物。
2、 用毛线粘贴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
3、 用纸杯做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布。
4、 小朋友和家长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菊花。
三、结束部分:作品欣赏 把幼儿和家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在美工墙上,供大家欣赏。
(今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了菊花,把我们幼儿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你们高兴吗?老师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幼儿园这么漂亮,心里也非常的高兴,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对不对?)
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3
活动目标:
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发展跳的动作
活动准备:圈
活动玩法:
1.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选择原地跳、行进跳、双脚跳、单脚跳。
2.家长帮助宝宝学跳。
1)扶跳:家长用双手扶在孩子的掖下帮助宝宝双脚同时离地向上跳。
2)抓圈跳:家长双手拿圈,宝宝双手抓住圈的下端。家长轻轻提起,帮助宝宝双脚同时离地向上跳。边跳边念儿歌“欢乐蹦蹦跳,你跳我也跳。跳、跳、跳跳跳,你高我也高。”
活动建议:家长平日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练习跳,可以模仿各种动物跳。可以在见中松软的地方跳,并初步学习从高处往下跳。
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4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6
一、活动目的:
1、为迎接祖国妈妈生日,通过开展“迎国庆亲子”活动,使幼儿和家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2、通过本次手工活动作品展示,渲染喜庆的节日气氛,让孩子和家长在幼儿园渡过一个愉快、难忘的节日。
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幼儿认识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而促使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亲子情、家园情,使家长进一步关注、了解幼儿园内教育生活,共促家园同步教育。
二、活动时间:
20_年9月28日
三、活动地点:
媒体演艺厅
四、活动人员:
大班全体师生及家长
五、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手工示范作品、幼儿礼品、场景布置、拍摄物品、毛线、玻璃纸。
家长自备:剪刀、卡纸、废旧饮料瓶、月饼礼品袋、双面胶或透明胶。
六、活动过程:
1、班级老师提前布置好活动场地,并展示本次主题活动需制作的各类手工示范作品。
2、向幼儿和家长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重点介绍中秋节及国庆节。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他_的热爱之情,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为庆祝祖国他_的生日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
4、教师现场示范教授制作几类物品。
5、家长和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制作完成作品,并悬挂展示(制作过程中播放各类音乐,让家长和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此活动)。
6、教师巡视指导并拍照记录活动精彩过程。
7、小结评价本次活动的亲子手工作品,班级集体拍照留影后结束活动。
七、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为本班三位教师,各老师必须明确活动方案内容,活动开展实施过程中,三位教师要相互配合协作,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
2、提前通知每一位幼儿家长准备相应的材料,活动当天提前来园,以便活动准时进行。
3、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与家长遵守活动的纪律与秩序,在强调幼儿安全使用各类制作工具。
4、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不乱扔垃圾,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活动结束后请家长与幼儿收拾好各类物品方可离开活动现场。
5、活动结束后,在活动主持人的协调安排下按顺序排队回教室,所有接送幼儿的家长必须在教室接孩子。
亲子室内活动策划流程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伸:
学习歌曲《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