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表演策划方案

2024-11-26

节目表演策划方案 篇1

  为丰富我园文化生活,给我园幼儿搭建一个培养能力,展现才华的舞台,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祥和、向上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园特将庆“六一”才艺展示活动做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欢庆“六一”快乐成长童心飞扬

  二、组织方法:

  1、以班级为展示单位,每个单位至少出3-4个节目(一个教师2个节目),展示节目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协调进行指导训练。

  2、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各单位在4月10日前将节目内容、参演人数上报园务办公室以便园务统一安排。

  三、节目要求及节目推荐:

  1、本次节目内容以反映“六一”儿童节欢乐为题材,要健康向上、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富有感染力,突出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

  2、节目形式以歌曲、舞蹈、健美操、童话剧、课本剧、小品、讲故事、诗朗诵、快板、武术、杂技及语言类为主要节目,由每班两个老师共同创作编排。

  3、每个节目要体现“精”、“新”,每个节目时长不超过6分钟。

  4、展示服装、伴奏带、道具由节目负责人自行协商解决。园务不做具体规定或安排。

  5、各班于5月1日前把参赛节目、节目串词、伴奏带交到园务办公室汇总。

  四、评分标准及要求: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了更客观地做好本次活动的的评分工作,特制本标准。

  (一)每个节目满分10分。其中:表演状态2分;节目内容取材2分;表演艺术水平2分;节目背景设计1分;节目时间控制1分;节目整体感觉2分。评分为一位小数,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二)活动评比细则:

  (1)表演状态(2分):演出服装、化妆到位0.5分,表演者动作恰当得体0.5分,表情自然大方0.5分;整体状态控制较佳0.5分。

  (2)节目内容取材(2分):创意新颖0.5分,自然健康0.5分,能展现幼儿的精神风貌1分。

  (3)表演艺术水平(2分):朗诵、相声、顺口溜、小品,表演者:吐字清晰0.5分;语言流畅0.5分;整体水平感觉1分。歌曲演唱者:声调准确0.5分,音量控制适中0.5分;整体水平感觉1分。

  (4)节目背景设计(1分):以背景音乐的选取与节目内容的整体搭配为主,应酌情扣分。

  (5)节目时间控制(1分):整体时间要求3--6分钟;不够3分为太短,节目时间太短应酌情扣分。

  (6)节目整体感觉(2分):此项在以上各项评分的基础上进行评分。以上各项整体结构合理,整体布局较佳者酌情给分。(主题突出、思想性强、形式新颖、台风严谨大方、富有艺术感染力、服装整齐美观、动作协调、整体效果好、组织有序、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三)评分要求:

  采取10分制,所有评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按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如果在总分同等情况下,节目有创新,能使人耳目一新者优胜;演员中男生比例高者优胜;学生参与面大的优胜。

  五、奖励办法:

  本次演出设一等奖节目2个奖100元;二等奖节目3个奖80元;三等奖4个奖60元。

  六、活动汇演时间及地点:

  20xx年5月底(具体时间以园务通知为准),在园内操场。

  七、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组织研究“六一”才艺展示活动方案的制定,全程安排整个活动组织程序,做好整个活动的策划。

  (二)、筹备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方案的制定、会议的全盘落实,检查、落实各班节目的训练、服装的设计、彩排、化妆。

  (三)、后勤服务组:

  组长:郭晓飞

  成员:

  职责:负责整个活动过程中的音响设备、道具、用电、场地、舞台设计、必要的物资供应。

  (四)、安全保卫组

  组长:郭晓飞

  成员:

  职责:负责整个艺术展示活动过程中的幼儿纪律、安全,保证艺术展示的顺利、圆满完成。

  (五)、活动协调组:

  组长:徐立玉

  成员:

  (六)、活动主持人:

  (七)、评委组:外聘人员

  (八)、音响调试组:

节目表演策划方案 篇2

  活动背景

  “六一”节就要到了。过去,为了让孩子排出好节目,教师会精心选择表演内容、演员和服装,设计队形、动作,让孩子们来排练,孩子们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现在.我们是这样做的:让孩子说出自己想演的内容和角色;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节目和分配角色;让孩子尝试为自己设计制作服装道具,为自己设计动作造型……孩子们有了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后.他们的兴趣始终很浓,活动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与过去相比,我们感到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关注的点不同了:过去我们想的是如何排好节目,关注的是结果。现在我们意识到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方式.因此就更加关注孩子在过程中能否主动参与.孩子有没有获得发展。

  在“六一”活动中。教师只要将眼光放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做主,也能使原本枯燥的排练节目发挥其最大价值,促进孩子的发展。

  活动一:演什么

  活动目标

  1.理解“时装表演”。能用动作和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活动过程

  1.活动前让幼儿关注电视中的时装表演.积累有关经验。

  2.先让幼儿说说自己理解的“时装表演”是什么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关注动作、服装、道具等要素,并让幼儿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是我们自己进行“时装表演”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表演什么呢?为什么?

  4.教师适当引导幼儿将说的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并从组合、服装上考虑是否合适。让幼儿知道要整体考虑,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

  5.教师利用海报.将幼儿的讨论记录下来,让幼儿用图画辅助说明。

  活动二:我想演……

  活动目标

  1.通过相互交流.感受自己是节日的主人,愿意主动参与节目。

  2.在同伴与教师的鼓励下,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回忆做好的海报或列表中的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明确所要演的节目。

  2.教师:你想参加哪个节目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用“我想演……,因为……”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幼儿自主报名,教师将名单写在海报上进行统计。

  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有的节目演的人少,有的节目演的人多,怎么办?

  5.教师可引导幼儿想出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要注意让幼儿理解公平合理的原则。

节目表演策划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学习角色的优良品德。

  【活动准备】

  录音机,故事中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顾上周故事内容,使幼儿对各角色进一步认识。

  师:出示手偶,你们看这是谁啊,(小老虎)你们还记不记得上个星期老师给你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幼:《小老虎找朋友》

  师:是的,今天小老虎又要来找朋友了,那小朋友记不记得上个星期小老虎找了谁做朋友啊?(小羊,小猴,小象)刚开始时候有没有和他们做朋友啊?(没有)为什么啊?(因为它态度不好很凶)后来遇到谁了啊?(大象妈妈和小象)大象妈妈怎样和它说的啊?(交朋友时态度要好一些对待朋友态度要友善一些)小老虎终于明白了。后来小象答应和它做朋友了,小猴,小山羊也和它一起玩游戏。

  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出来一只饥饿的大灰狼)大灰狼要吃掉小象。小老虎怎么样做的啊?(勇敢的和大灰狼搏斗,用它的小尖牙咬大灰狼的背,大灰狼被打跑了)。小动物们是怎样问候它的啊,小老虎心情怎么样啊?(高兴)说了一句什么话啊?(有朋友真快乐)

  二、与生活老师一起示范表演,让幼儿仔细观察情节的发展。

  分角色练习对话:带头饰老师扮演小老虎角色小朋友扮演所有小动物和老师对话练习。

  三、戴头饰分角色: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

  四、让小朋友一起听录音进行角色对话练习。

  【活动结束】

  对幼儿角色对话的练习进行评价。

节目表演策划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及节奏。

  2.在老师的启发下,探索各自“出手”的时间,尝试不需要教师引领,自主完成动作。

  3.愿意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接纳他人合理的意见。

  活动准备

  已学会千手观音的手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倾听“千手观音”的音乐。观看碟片,感知动作,并通过问题“如果你们来做这些动作会有什么困难”进行预测。

  2.第一次尝试做动作,通过一看镜子。发现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并说说解决困难的方法。

  3.运用幼儿说“出手”的方法进行动作练习。

  4.让幼儿听音乐做动作。重点解决太阳花的组合动作与音乐配合的困难。

  5.听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节目表演策划方案 篇5

  游戏目标

  1.能与异龄同伴合作表演故事的基本情节。

  2.能自主分配角色,解决游戏中的矛盾。

  3.体验与异龄同伴交往、表演的乐趣。

  游戏准备

  1.创设游戏场景:房子、大树等。

  2.动物头饰:猫、画眉鸟、公鸡、狐狸若干。

  3.幼儿分为四组,每组提供数量为幼儿人数一半的头饰。

  游戏过程

  一、巩同故事内容,掌握角色对话

  1.大、中、小班异龄幼儿结伴围坐在一起。

  2.教师旁白,幼儿集体复述猫、画眉鸟、公鸡、狐狸的对话。

  3.重点练习公鸡对话:“狐狸把我抓住了,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猫呀,画眉鸟呀,快来救救我吧!”

  二、幼儿分四组表演游戏

  异龄幼儿自由结伴,组合为四个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小班幼儿大胆去和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做朋友,引导大班幼儿主动和弟弟、妹妹做朋友。

  1.每组推荐两名幼儿当小老师,分配角色、头饰。

  (1)教师注意观察大龄幼儿是否会让小龄幼儿先选择角色,先带头饰。

  (2)在头饰不够的情况下,大龄幼儿是否会和小龄幼儿共演一个角色。

  2.游戏过程,教师引导“小老师”除负责维持“候场幼儿”纪律外,还要负责监督在表演的幼儿是否按规则开展游戏。

  (1)表演过程中,当弟弟妹妹不会说对话时,和他们共演一个角色的哥哥姐姐或“小老师”应主动站出来带着弟弟妹妹学说对话。

  (2)表演结束后,“小老师”做适当小结。

  3.游戏过程中出现冲突时,教师引导幼儿想出解决冲突的办法,如合作、谦让、轮流等。

  三、集体观摩并评价

  1.教师选择游戏过程中冲突最多的一组,在集体面前表演。

  2.当别的幼儿在表演时,要求其余幼儿安静地观看,相互学习。

  3.观看后,请不同年龄的幼儿说说同伴表演得怎么样,并请表演的小朋友简单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解决矛盾的。(如:当头饰数量不够时,哥哥姐姐是怎样分配角色和头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