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溺水的活动方案

2024-10-29

社区防溺水的活动方案 篇1

  (一)成立领导小组,全面摸清辖区内的水域及隐患

  1、我乡及时成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专项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专项活动整治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乡人大主席蔡世军担任,副组长由乡综治办主任李丹担任,成员由洪埠中心小学、洪埠派出所、乡党政办、乡团委、乡卫生院、乡妇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由李伟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2、组织中心小学校、乡团委对学生喜欢去嬉水、游泳的重点河段、水道等水域,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摸排;对学生上学放学经过的水域及容易发生落水等涉水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清查,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建议。由中心小学汇总登记,由乡综治办进行分类抄告、督办,对安全隐患实行限期整改。

  3、运用“三网”工作体系,各村要组织网格管理员对辖区内的河流、堤坝、干渠、池塘等水域,及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防范设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清查,逐一登记造册,录入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并落实到每个网格,作为网格化管理重要内容,实现精确定位。

  4、由综治办、中心校等部门,对辖区内水域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安全隐患情况,安全巡查员落实情况,警示标识设置情况等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排查。

  5、以村为单位,将各村“三网”工作体系排查结果进行比对、完善,确保信息准确、不留死角。对各类水域安全进行风险评级,将曾经发生溺水事故和未成年人喜欢去玩耍水域,学校周边2公里范围内,村庄周边等地方的水域作为危险水域,其他的作为一般水域,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各村要将危险水域列入重点管理对象,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严格落实预防溺水各项措施。

  (二)源头治理,最大限度消除未成年人溺水隐患

  1、分级分类落实预防溺水安全责任。

  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按照管理权限,由乡镇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山塘、池塘一般水域等,由村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签订。

  2、设立醒目、规范的警示、提示标识。

  为规范设立警示提示标识,按照县综治办、县教育局制定了警示、提示规范格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所有、谁负责”的要求,责任主体要立即制作、树立永久型警示、提示标识,注明下水危险,禁止未成年人私自下水等警示性内容。由乡综治办、中心校根据实际情况,负责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加大督促检查,确保标识按时、按质落实到位。特别是对危险水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设立到位。

  3、开展涉水安全隐患重点治理。

  一是对学生上学放学途经水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集中整治活动。特别是过往行人、车辆容易坠落地段,要加装水泥墩、防护墙(栏)等防护设施。二是在多次发生人员溺亡的危险水域周边,设立高危标识或严禁下水标识。需要加建、加固围栏等防护设施的,及时建设到位。三是开展安全巡查。在5—10月,各村(街)、乡直各单位要组织责任主体加强水域安全巡查。特别是对学校附近、村庄附近、学生上学放学经过的水域,未成年人喜欢玩耍的水域,要重点加强巡查、值守,及时发现和阻止未成年人私自下水。

  4、拓展“假日课堂”覆盖面。

  乡团委和各村要组织辖区村开展假日课堂活动,特别是水域较多、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要做到全覆盖。要走出假日课堂“课堂化”的误区,以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重点,打造一批未成年人喜爱的活动场所。假日课堂覆盖率要达到100%。

  (三)注重实效,扎实开展预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加大对未成年人涉水安全教育力度。

  由乡教育部门牵头,做到教学、专门教材、教育培训、教学检查“四统一”,将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课时,开展班级教学评比,提高教育质量。中心小学要做到固定课时、固定教师、固定内容“三固定”。教育活动要突出效果,以实际案例警示,加强救护科学常识教育,将教育部的“六不一会”要求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提升学生自律水平。同时,从即日起至9月底,坚持每日两个“五分钟”警示教育,中心小学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尤其是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下课前用五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

  2、加强校内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强化宣传教育。

  在校园内,学校组织学生编排未成年人溺水死亡情景剧、相声、小品、话剧等生动活泼形式,起到实实在在的宣传警示效果。同时,编刊图文并茂的.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或张贴宣传,开通校园广播,播放“珍惜生命、预防溺水”警示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编写手抄报和漫画等,广泛宣传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

  3、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庭、学校共同监护的强大合力。

  结合豫综治办{20xx}59号文件,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进行防溺水宣传。中心小校在暑假前,要专门召开一次家长会,或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教育活动,对预防溺水“六不”、家庭监护责任进行一次专题教育。家长会要统一签订《预防学生溺水安全告知书》,学校、家长各执一份。发生学生溺水事故问题,学校在上报信息的同时,要随附《告知书》复印件。

  4、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

  各村对留守儿童等监护能力较差的重点青少年要建立暑期防溺水档案,落实乡、村帮扶干部。在暑假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分别上门入户,做好防溺水和科学救生的宣传教育活动,督促监护人做好监护工作。建立暑期半月走访制度,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

社区防溺水的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和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家长的监管责任,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力度,完善各项措施,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维护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以不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溺水事故为目标,全面清查学校周边水域,落实防护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工作实效,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活动时间

  从现在起到20xx年10月份

  四、组织机构

  成立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老师为领导小组成员。

  五、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开展以“珍爱生命,防止溺水”为主题的各类安全教育活动

  1、重点开展好以下“十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

  (2)各班级召开一次防溺水主题班会;

  (3)召开一次“预防溺水”专题家长会;

  (4)校门悬挂一幅预防溺水警示横幅;

  (5)出版一期防溺水的黑板报或宣传橱窗;

  (6)印发《致家长一封信》;

  (7)开展一次学生防溺水集体签名宣誓活动;

  (8)要求学生写一份防溺水承诺书

  (9)开展一次预防溺水工作全覆盖的家访活动;

  (10)重要节点给家长发一条短信。

  2、在上、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要在放学前提醒学生立即回家,不准在外逗留,不准私自下水游泳;学校也应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并在每天课间时间和上、下午放学前分别通过校园广播,反复提醒警示学生。

  3、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渠道告知家长务必要重视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坚决做到“五个禁止”:

  (1)禁止孩子私自下水游泳;

  (2)禁止孩子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禁止孩子在无监护人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水游泳;

  (4)禁止孩子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池塘水库游泳;

  (5)禁止孩子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禁止擅自到水库、溪河、池塘、水沟等危险地方玩耍。

  (二)完善制度,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全面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

  1、认真落实上课点名制度,对迟到、缺勤的学生要及时查明原因及去向,学校不得随意停课或提前放学,要告知家长学生上下学的具体时间。

  2、学校周边有溪河、水库等危险水域的要积极配合村委会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或警示标语。

  3、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加强节假日和其它非上学时段对学生的教育与监护,严防学生溺水、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别要提醒家长要做到四个知道:知道孩子什么时间外出;知道孩子和谁外出;知道孩子外出事由;知道孩子回家时间。

  4、加强学生的避险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上学须从河边、水库边经过的学生,要加强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要利用黑板报、班会、横幅、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游泳安全教育;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安全须知》、《中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丛书》和省教育厅《安全在心》等有关安全知识读本,广泛、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积极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学校要切实提高对做好防溺水事故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气候特点,提前谋划,及早行动,制定工作方案,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对因思想不重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发生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

  (二)明确职责,坚持推行“一岗双责”制度。学校要高度重视,把防溺水安全教育放在夏季学校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等工作原则和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人、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应自觉担负起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责任。

  (三)快速反应,及时做好处置和上报工作。要严格信息报送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置的同时,要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

社区防溺水的活动方案 篇3

  为扎实做好我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如果少年儿童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和当地村委会或主管单位。

  2、学校、村或乡直各单位接到少年儿童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少年儿童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乡政府报告,乡政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各村、各校和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对预防溺水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2、围绕工作重点,开展以游泳安全为主的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开展辖区水域的排查和整治活动,管理责任到人、分片负责。确保一方平安,要对周边的池塘、河流、水库等水域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警示工作,积极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时要结合其它安全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