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方案范文

2024-10-26

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方案范文 篇1

  一、活动时间:

  xx月xx日(星期)(预计9点到11点30,中间需要吃点心和喝水等)。

  二、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乐意与同伴、家长一起参加感受游戏活动,增进家园、亲子情感。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2、体验节日的快乐,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动的乐趣的气氛。

  3、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六月一日是国际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亲子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化妆品一套,发夹头饰或帽子,眼镜等。

  2、接力棒。幼儿园准备好的礼物每一位幼儿一份。

  四、活动人物:

  教师,幼儿、家长。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在班级讲好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有关规则(预计10钟)。

  2、带幼儿到中庭集合,有关园领导讲话(预计30分)。

  3、观看表演预计40分。

  4、带领幼儿和家长到一定的场地进行分组游戏。(预计一个小时)

  (1)游戏名称:打扮家长(等活动)。

  (2)游戏玩法:幼儿端好化装品站在起跑线上,听到口令后开始跑,跑到对面家长面前,开始化装,,最后戴上帽子,眼镜,立即和家长一起跑回起跑线处,先到者为胜。

  (3)游戏规则:在孩子的操作过程中家长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到孩子操作结束方可。

  5、带幼儿回教室如厕洗手喝水吃水果。

  6、集合幼儿统一发放奖品和礼物。

  六、结束语:(预计五分钟)。

  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我想说“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大家都很快乐,最后祝小朋友们健康成长,祝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家庭幸福、永远快乐!

  七、亲子游戏结束:

  欢送幼儿家长离园。

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动名称:

  包饺子

  (二)活动主持者:

  教师、家委会委员

  (三)活动对象:

  大一班幼儿及家长、教师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机关二幼

  (六)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用饺子皮双手对扣包饺子的技能。

  2、感受劳动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3、增强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4、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七)活动准备:

  1、面粉、肉、菜

  2、碗、筷子、勺子、锅等

  3、幼儿在家见过家人包饺子

  4、教师提前一周把活动安排告诉家长。

  (八)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

  1、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2、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3、开展活动:

  ①欣赏、观察饺子的外形,启发幼儿相互谈谈奶奶、妈妈以及其他家人平时是怎样包饺子的。

  ②鼓励幼儿自己包饺子试试。

  ③幼儿相互讲述自己包饺子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讲解方法:先将面压平,放上饺子馅,然后对折成半圆,最后,把边捏紧,以防漏馅。

  ④幼儿再次尝试制作,比一比与第一次的作品有没有进步。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参与协助幼儿,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制作愿望,在活动中感受包饺子的乐趣。

  4、结束

  1、组织幼儿、家长相互参观彼此的作品。

  2、将包好的饺子放入锅里煮熟,体验成功的喜悦。

  3、让幼儿为家长服务,为家长拿碗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九)活动的效果及评价

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方案范文 篇3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可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已有19年的教龄)“家长不配合工作”,是我在“家园共育”中成效平平,而抱怨最多的一个理由。我总是羡慕的说:“x老师,你看,你们班的家长真好,什么都能带来,真支持你们工作。”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不是自己没遇到“好家长”,而是自己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以往的工作就是:给家长写“家园联系表”;给未入园的幼儿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及在有活动时,向家长要一些废旧材料及相关资料;再就是利用晨间、离园活动时与家长简单的交流几句。好像已成为工作的固定环节,谈不上创新和“责任”,就是“例行公事”而已。这样的付出只能得到“家长的不配合”。

  为改变现在的'这种“例行公事”的“家园共育”,我们进行一下活动:

  一、继续开展日常性的“家园共育”内容:

  ①每周“家园联系表”。

  ②充分利用班级家园联系栏。

  ③电话、信息追访。

  ④个别交谈。利用晨间、离园活动时与家长的交流。

  ⑤家长会及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结合班级幼儿及家长情况开展具有本班特色的“家园共育”系列活动。

  (一)、召开有针对性的“小型家长交流研讨会”

  根据本班幼儿的薄弱环节,例:“自助进餐、取餐”、“生活自理能力”及半数幼儿存在“挑食、偏食”等。开展“小型家长交流研讨会”,由家委会成员及幼儿能力较好的家长介绍经验,(最好结为一对一的对子,)以点带面的进行。并及时把幼儿的进步告知家长。

  (二)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

  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的作用,由教师与家委会共同商讨,有针对性的家长专题讲座。结合不同时期家长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例:孩子在家中任性、发脾气的原因及对策。

  (三)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1、活动名称:《我请爸爸妈妈当老师》。

  2、活动目的:

  (1)发挥家长优势,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优势、强项。

  (2)充分利用家长的优势,让家长客串教师,与教师形成优势互补,以充实幼教力量。

  3、活动过程:

  (1)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每位家长的职业、兴趣、特长。愿意给孩子们组织什么活动等。

  (2)然后根据家长的特长和意愿,聘请他们参加相关的教育活动。例:崔巍小朋友的爸爸在医院皮肤科工作,可以请他和小朋友讲一讲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怎样预防疾病等等。

  (三)开展结合“节日、主题”的亲自活动:

  ①“三八妇女节”请妈妈们到班级和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例:抢椅子、帮妈妈穿外衣、系鞋带等。

  ②“六一国际儿童节”亲自运动会。

  ③结合主题“能干的我”,进行“能干的我”系列活动例:家长记录幼儿的“劳动行为”(餐桌子、自己叠穿衣服等),将照片、录影资料带到幼儿园供幼儿分享后,举行“能干的我”竞赛。(穿衣服。扣纽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