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我为绿树挂”
二、活动内容:
1、校园植物知识及保护树木讲座
2、校园主要树木信息的采集及树木的制作
3、悬挂树木
三、活动对象:初中部各年级学生(以学生干部为主,结合各年级学生自主报名)
四、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的启动和宣传:三月十四日(周一),利用升旗仪式时间进行活动的启动工作。
2、讲座时间:召集学生骨干于三月十六日(周三)下午第三节进行校园植物知识及保护树木讲座。安排校园主要树木信息的采集及树木的制作工作。
3、树木的制作:利用一周的时间制作。
4、悬挂树木:安排在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一周内进行。
5、后续活动:出一期校园植物的海报进行进一步宣传。
五、活动预计效果:
1、培养学生爱护树木,关爱环境的意识。
2、培养初中部学生爱校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
植树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2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9日15:00---16:00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青竹湖幼儿园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龙狮队上场!
2、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一: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二: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大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3、各年龄组赛龙舟。
4、各班组互赠端午礼品,送节日祝福。
(1)、小班组自制的香包。
(2)、中班组编的蛋网。
(3)、大班组包的粽子。
植树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和传统美德,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爱国爱家情怀,市教育局决定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品味端午习俗弘扬传统化”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6月11日至6月20日
二、活动内容
1.开展“迎端午思善贤”主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浏览等形式了解端午节的民俗起,感知中华优秀传统化。有条的学校可围绕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化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端午节化内涵,提高对民族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开展“话端午传美德”主题实践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各中小学校以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为主要内容开展诵读活动。组织节日小报创编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在帮助学生理解端午化内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制作节日小报,选择优秀作品展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期间,各中小学校要动员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以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为对象,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
3.开展“品民俗爱家乡”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端午民俗寻访、体验活动。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寻访、体验淮北端午民俗,开展包粽子、制香囊、画彩蛋、插艾草等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品味、传承民俗。组织学生通过微博、微信、报刊等媒体发布影像、字作品,展示家乡美景,宣传家乡民俗,为家乡淮北代言。
三、活动要求
各单位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利用校园媒体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各单位要积极做好活动信息上报工作,活动开展情况以字信息、图片报道、视频资料等形式于6月20日前上传到市教育局团委邮箱及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