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创建健康村方案范文

2023-07-11

乡镇创建健康村方案范文 篇1

  为全面提高我乡村民健康素质,改善全民健康状况,根据连江县下发的《连江县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情况和工作要求,决定在飞红村、同心村、黄家村、镇安村开展“健康村居”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保护村民健康为目的,努力营造健康有益的生活环境,积极培育和提高村民健康理念和意识,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文明健康行为,根除生活陋习,摒弃不良习惯,不断提高各村民和单位职工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让广大村民共享和谐社会成果。

  二、创建目标

  “健康村居”创建以提高健康素质、创造健康环境、倡导健康生活为核心,重在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要通过开展健康村居创建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培养村民健康意识,最终提高全体村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组织管理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健康村居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健康村居”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解决创建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人员组成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创建内容和标准

  (一)加强卫生管理

  1、有足够的封闭式垃圾容器、果皮箱。

  2、实行卫生保洁责任制,定人定期清扫,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垃圾日产日清,储运密闭。

  3、道路硬化、平整、通畅。无污水坑凹、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写乱画等现象。

  4、上下水设施完善,无跑冒滴漏。

  5、室内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楼梯、走廊、门窗、墙壁洁净。

  6、公用厕所全部为水冲式,保洁良好,设施完善,无蝇蛆,无臭味。

  7、开展以消除“四害”孳生地和控制“四害”密度为内容的病媒生物防治活动。

  8、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营造绿色优美的生活环境,生活场所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提高绿化覆盖面。

  9、倡导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室内所有区域全面禁烟,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厕等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区域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二)健全健康制度

  1、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制度,如:工间操制度、健身制度,全民健身和其他文体活动,每次至少15分钟。

  2、村居工作者中至少有1名为健康生活指导员。

  3、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

  4、每年为辖区65岁及慢性病患者进行1次体检,掌握村民基本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基本情况。

  (三)营造健康环境

  1、有村民健身活动的场地及设施,或有经费支持村民到公共场所开展健身活动。楼道等公共区域照明良好,通畅防滑,楼梯扶手坚固,倡导多使用楼梯上下楼。

  2、有固定的宣传栏、橱窗等健康教育窗口,宣传内容定期更换,每年4-6期。

  3、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场所,配有视频播放设备,提供5种以上可供群众免费取阅的健康宣传资料,配有血压计、身高体重计、腰围尺、壁挂BMI尺、膳食宝塔挂图等设施,以及控油限盐等健康支持工具。

  4、区域内健康步道或健康加油站/健康小屋,至少1个。

  (四)开展健康活动

  1、每年开展3次以上村民广泛参与的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如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知识竞赛、低盐少油健康烹饪比赛、减重比赛、健走比赛、健骨操比赛等。

  2、每年为村民发放3种以上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材料或工具,并进行健康支持工具使用技巧培训,每年至少培训1次。

  3、组建3个以上的健身或运动团队,如广场舞队、文艺表演队等,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

  4、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不少于2个,规范开展活动。

  5、每年为本村民至少开展4次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讲座。

  6、持续开展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健康社团至少3个,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

  7、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国爱牙日、世界骨质疏松日、世界脑卒中日等主题宣传日组织宣传活动,每年至少4次。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按照创建“健康村居”具体标准和要求,成立创建“健康村居”活动领导小组,各村委是具体参与和落实机构,要结合各自职责和年度工作安排,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创建的工作机制。

  (二)精心谋划,周密部署。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村民的思想实际,把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精心谋划制订完备的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举措、有考核。严格按照要求,健全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创建。广泛动员,上下联动,人人参与,不断扩大创建活动覆盖面,提高创建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加大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习会、专栏、橱窗、工会网站等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和任务,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扩大影响面,强化广大干部职工追求文明、构建和谐的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使追求健康、构建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村民的强烈愿望和自觉行动。

  (四)严格管理,加强督导。

  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采取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定期调度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活动有序推进,扎实长效开展。同时,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督查指导,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进行限期整改,确保创建活动取得预期实效。

乡镇创建健康村方案范文 篇2

  为进一步提高紫城镇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村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决定在通惠、新安社区,城西、林田、中埔、龙潭、龙鸣村委会全村(居)范围内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有关活动如下:

  一、活动宗旨

  本次评选活动以提高居民健康为目标,通过“健康家庭”的评选活动,在全村树立村(居)民信任、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典型,大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示范、影响和带动广大村(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全民崇尚健康、追求健康、享受健康的浓厚氛围。

  二、评选类型及条件

  (一)评选类型:健康家庭

  (二)评选基本条件

  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自觉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优秀健康家庭,以家庭的健康文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1、具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1)室内家居环境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2)楼道内环境卫生整洁。

  (3)厕所卫生,垃圾定点投放,不乱堆杂物,不乱扔垃圾,文明饲养禽畜宠物。

  2、具有健康的氛围家庭。

  (1)坚持以德治家,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和睦相处。

  (2)优生优育,尊老爱幼、积极进取,以健康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

  3、具有健康的生活行为。

  (1)家庭成员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有健康书籍。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不吸烟,少饮酒。

  (3)饮食合理营养,控盐控油,平衡膳食。

  (4)坚持参加体育锻炼,适量动动,心理平衡。

  (5)关注身体健康,定期健康体检,科学就医。

  (6)倡导低碳生活,优先使用节能环保用品。

  4、具有健康的公众形象。

  (1)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公益及健康志愿者活动。

  (2)关心村(社区)建设,积极参加村(社区)健康文体活动。

  (3)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互帮互动。

  (三)评选数量

  “健康家庭”11000户。

  三、产生办法

  在村(社区)进行宣传告示,由村民自荐和村民小组长推荐两种方式推选出,要求书写申报推荐材料,事迹材料真实、内容充实,经村民和评选代表进行评选,结合其在村(社区)的日常表现做出综合评价。

  四、命名表彰

  评选工作结束之后,由村(社区)组织举办“健康家庭”表奖仪式予以命名和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筛选,做好宣传、评选、表彰工作,确保评选质量和活动效果。

  (二)广泛发动,周密组织。村民的参与是评选活动取得实效的决定性条件,要注重实效,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及时推荐,确保评选活动顺利进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以“健康家庭”评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健康之家”先进事迹,学习先进典型,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乡镇创建健康村方案范文 篇3

  一、目标任务

  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和“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步打响“文明乾县,幸福家园”乾县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将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重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由全体农民共享。

  (二)坚持量力而行。立足农村经济基础、资源秉赋、区位优势、人文积淀等条件,实行梯次培育,突出建设重点,分类制定创建项目,避免无序冒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建管并举。整合资源,优先配置重点项目,强化项目绩效考核,科学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把长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

  (四)坚持特色培育。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根据各村实际,注重环境提升,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及文明素质培养,推进旅游开发,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大城市文化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五)坚持发展创新。拓展思路,把发展产业、提升产业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各村结合产业特点,争创工业特色强村、农业特色强村、休闲产业强村,并注重建设重点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实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1、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施乾岐高速、乾礼路、乾姜路、夹北路、铁前路等重点道路工程,20xx年年底完成乾武路、乾姜路升等改造工程,建成贯通县域南北的大通道。到20xx年底,建成县镇示范路56公里、通村示范路32公里、村庄道路746公里,全面实现村庄道路水泥化目标,农村客运通达率达到80%以上。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县乡村道路按责任主体分类实施养护管理,提高县内道路通行质量。

  2、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全面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加快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五改”步伐,到20xx年,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实现全域覆盖,每个镇建有1个以上垃圾中转或处置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15%。下大力气治理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禽畜乱放、杂物乱堆、柴草乱垛的“五乱”现象,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探索、建立政府补助、以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筹资机制,确保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正常运行。

  3、大力推进村庄美化绿化。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加强“三旁两地”( 村旁、屋旁、路旁、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鼓励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形成房前屋后果木林、广场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完成造林3万亩,绿化道路520公里,新建绿色家园示范村30个。实施“点亮乡村”工程,在183个行政村安装路灯2万盏。

  4、完善农业供水和灌溉工程体系。建成周城、临平、新阳、阳洪、灵源、城关、大杨、漠西等镇节水示范园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修复抽水站238眼,新打修复机电井296眼,配套渠系建筑物23480座,铺设低压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