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预防近视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篇1
今年的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所以我们大厅在6月7日进行了爱眼日宣传。今年的爱眼日的宣传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
一、减少先天性眼的发病率。
先天性眼病危害大、致盲率高,给患儿的成长生活带来非常的不便,并在儿童成长时期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先天性眼病,系指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渐形成的一种带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斜视、先天性色盲等各种先天性眼病。先天性眼病的'发病率约千分之四,约占盲童失明原因的10——38.5%。多数为遗传性疾病与染色体基因遗传有关,为显性或隐性遗传。部分先天性眼病是在胚胎或发育过程中,由于局部或全身障碍引起的。如母体怀孕时因营养或代谢失调,维生素A缺乏、甲状旁腺机能障碍、钙质代谢异常、以及母体妊娠早期感染病毒等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减少先天性眼病的患病率,一定要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二、儿童时期的意外伤害。
儿童时期,自我保护意识差,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受自身、他人、意外环境等因素的伤害。所以对儿童时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提高儿童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减少或避免意外伤害。不管何种眼外伤,轻者通过治疗一般都能痊愈。重者可致盲,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所以对于眼外伤以预防为主,尽可能的避免儿童的眼睛不受伤害。
三、降低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
我国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第一,且渐趋低龄化,中小学近视检出率为53%,更让人警惕的是,近视高发期至少已提前2年。近视危害青少年的成长,同时影响高素质人才专业的筛选。缩小了特殊职业的选取范围,更是对实现我国二十一世纪健康目标的严重挑战。关注青少年近视已是刻不容缓的关键时节。
对于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也应做好预防工作。因为儿童时期是眼睛发育的非常关键时期,这一生长阶段的儿童,也易出现屈光异常的,因此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障碍要及早发现、及时采取矫治措施。对于3至6岁的儿童,在学习方面要适可而止,不要过早、长时间的写字、读书、弹琴等过度用眼。培养儿童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定期作视力健康检查。
爱眼日预防近视活动策划方案总结8
6月6日是第_个全国“爱眼日”。为增强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促使其养成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良好习惯,结合《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爱眼日”活动的通知》提出的具体要求,我校组织开展了“‘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的主题宣传活动,现小结如下:
一、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近视眼是学生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升学及就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我校利用早会、红领巾广播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进行宣传,各班还利用班会课给同学们上了一节预防近视的健康课,出了一期“爱眼日”活动宣传版报,进行有关爱眼知识卫生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此外,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眼操质量,组织劝导队学生,每天对眼操进行检查督促,做到一天两检查,一周一公布,提高了我校师生保护眼睛卫生知识水平。
二、通力合作,双管其下
学校与家长通力合作,要求家长在家学习时督促学生科学用眼,及时给近视眼学生配眼镜,切实保障学生眼睛的卫生。班主任定期给学生调整座位。通过以上方法实施,对我校近视眼发病情况有所控制,大大降低了近视眼发病率。
三、课外活动,锻炼身体
此外,我校每天安排跑操、体育课或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老师们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注意眼睛的营养供给,呼吁学生共同参与,积极投入防近视的活动中。
通过开展“爱眼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爱眼护眼的意识,推动我校预防近视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爱眼日预防近视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篇2
一、活动名称:
祝大家,快乐的圣诞节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父母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4、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的灵活性。
三、活动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睡眠室及“圣诞节”墙饰。
2、大圣诞树一棵,成人圣诞服装一套,幼儿圣诞帽每人一顶。幼儿礼物每人一份,包装好并编上号。小奖品若干,智锦盒一个,内装若干智力题卡片。
3、即时贴剪成的“红色圆形”、“黄色半月形”、“绿色小松树形”,幼儿最少每人一套。即时贴剪成的红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绿色半圆形,家长每人一套。分散地藏放在睡眠室的各个地方。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圣诞节到啦,我们和家长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小丑姐姐(另一名教师扮演)还特意举办了一个圣诞舞会,想邀请大家一起去跳舞。但小丑姐姐要求你们先做一个“寻宝”的游戏。大家快来听听我要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
2、示范讲解“寻宝”玩法:
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娃娃”脸上有什么?都是些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老师:老师把这些小卡片都藏在了寝室的各个地方,你们进去后要认真的、轻轻的去翻找。找到后,要快速将它揭下来贴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到舞会门口请“服务员”检查正确后,可领一顶圣诞帽,带上后才能进入舞场去跳舞。
3、家长也同幼儿一样去“寻宝”,标志分别是红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绿色半圆形。
4、幼儿、家长一起进行“寻宝”游戏。
(二)圣诞舞会——圣诞快乐(互动舞蹈)
幼儿、家长寻找到“宝”后逐一进入“舞场”。一个跟一个拉在小丑姐姐后边,随着音乐一起跳《圣诞快乐》舞。
(三)智多星游戏
1、教师出示智力锦盒。说:这个锦盒可神奇了,里面有许多神奇的游戏题卡,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根据题卡内容(如:谜语猜猜看、按数连线、九宫格……)来表演,做对了,教师扮演)会奖励你一个小奖品。
2、“智多星”和幼儿进行摸题智力游戏。
(四)欣赏童话剧——圣诞节的来历
1、教师:小朋友,我们又跳舞又做游戏,来庆祝圣诞节,那你们知道圣诞树是怎么来的?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吗?
2、下面请欣赏由我们班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共同表演的童话剧——圣诞节的来历。
(旁白-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有一位可怜的乞丐(家长),他又冷、又渴、又饿。“乞丐着破衣、拐杖出场”。他来到了一个村庄,遇到了一位富人(幼儿)和一位穷人(幼儿)“富人、穷人出场”。
乞丐(对着富人)说:我又渴又饿,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面包吃吧?
富人:我是富人,我很富有,我有的是面包、牛奶,就是不给你这个穷光蛋。并踢了乞丐一脚。
乞丐(艰难的站起来对穷人)说:我又渴又饿、又冷又累,请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面包吃吧?
穷人:我很贫穷,只有一片面包,但我愿意分一半给你。
乞丐(脱去破衣,变成一位可爱的圣诞老人):谢谢你,善良的孩子,幸福、平安会永远伴随你,送你一支松枝,你要记住每天给它浇水、施肥,精心照顾它,它会永远祝福你。
(旁白)慢慢的,松树枝真的发芽了,并长成了一棵圣诞树,而且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礼物,
圣诞老人把这些礼物送给可爱的孩子们。
(五)圣诞老人送礼物
1、教师:我们轻轻的围坐在烛光旁,每个人许个愿。美好的愿望,圣诞老人一定会帮你实现的。来,孩子们,我们许完愿,一起吹灭蜡烛。
2、喷放礼花:彩花从天而降,随着欢乐的音乐和孩子们的欢笑,圣诞老人推着礼物出现在大家面前。
3、圣诞老人:孩子们,提示大家要说出自己所选择礼物上的号码后,将会得到一份心爱的圣诞礼物。
4、幼儿说号码选礼物。
(六)自助餐
幼儿拿着心爱的礼物,快乐的与家长、老师一起自选水果沙拉及小食品,分享着节日的快乐!
主题目标
通过参加本主题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学到
1.圣诞节的色彩。
2.圣诞节的食物。
3,圣诞节的植物。
4.圣诞节的象征。
5.圣诞节的声音。
孩子们要学习的概念
1.红、绿、白,是圣诞节的色彩。
2.圣诞节的饼干和糖果是特意为圣诞节准备的。
3.圣诞老人、驯鹿、长袜和圣诞树是圣诞节的象征。
4.装饰圣诞树是圣诞节的活动。
5.圣诞装饰物和花环是被悬挂在圣诞树上的。
6.圣诞节有特殊的圣诞之歌。
7.在圣诞节可以听见铃声和圣诞颂歌。
8,猩猩木、槲寄生、冬青是圣诞之树。
9.很多人与他们的家人或朋友一起过圣诞节。
10.有些人会挂特殊的长袜,里面塞满了糖果和小礼物。
11.圣诞节是赠送和接受礼物的日子。
12.人们认为耶稣在圣诞节诞生。
生词
1.圣诞老人——一个快乐的男人,总是穿着一件红外衣,是圣诞节的象征。
2.冬青树——一种在圣诞节用于装饰的树。:
3.花冠——一种在冬青树的枝上做装饰的东西。
4,小精灵——圣诞老人的助手
5.星星——树顶的一种装饰品。
6.长袜——一种大型圣诞袜。
7.驯鹿——一种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动物。
8.礼物——一种礼品。
9.装饰物——用于装饰房子和树的东西。
10.颂歌——圣诞之歌。
11.皮纳塔——用鲜艳彩色纸做成的人或动物造型,用于装糖果和礼物等。
爱眼日预防近视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篇3
一、活动背景: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节是我校校园一年一度的社团盛典,也是在培养提高社团成员素质的同时为各社团提供一个展现社团文化特点、树立社团新风貌的平台。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秉承这一光荣传统,用我们的爱心和信心“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我们希冀借此机会向同学们展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文化和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社团,继承和发扬社团文化、宣传志愿精神、奉献志愿力量。
二、活动目的: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继承和传扬志愿精神。
2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在服务他人、校园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
3通过本次活动,宣传青年志愿者协会,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以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人从而提高社会风气。
三、活动名称:
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文化节”宣传活动
四、活动主题:
志愿力量——左手青春,右手奉献
五、活动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_年4月26日——4月27日
地点:龙子湖校区文体中心
七、活动对象:
第一组织者: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祝文龙
一般参与者:青年志愿者协会各部成员
八、宣传方案:
1宣传栏海报及各教学板报宣传。
2横幅宣传:在大学生活动及生活区等聚聚场所悬挂带有宣传特色的横幅。
3展板宣传:展板上贴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简介和活动照片,以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宣传志愿精神。
4咨询点宣传:在活动当天设咨询点接受学生咨询,从而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社团文化活动。
5校广播站和电子屏幕宣传:有关信息可在校广播站及文体中心前电子屏幕进行一周的宣传和广播播放。
6网络和媒体宣传:在校园论坛,微博贴吧和博客等宣传,邀请校外媒体进行媒体宣传。
7内部宣传:大力开展协会成员在校园内部宣传,由各院青协在班级内部做好宣传工作,在4月27日,由校青协组织,各院青协负责人展示旗帜宣传志愿活动。
九、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
1全体人员商讨拟定活动计划和场地宣传方案。
2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负责活动宣传工作。
3组策部负责向有关组织借取活动需要的帐篷、桌子和椅子。
4办公室负责携带展板、志愿者衣帽、宣传页、志愿者旗帜横幅等。
5外联部负责借取音响等活动设备,买小礼品等活动所需物品。
6信息监察部负责搜集打印活动展示照片及资料。
7各活动项目进行活动人员划分,明确任务分工。
(二)活动流程:
1活动当天上午7:30,信监部相关人员负责活动人员签到,外联部和组策部
布置宣传场地,准备活动物品就位。
2活动中组织相关人员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片及活动视频的的播放;分配
人员负责接受学生咨询,向学生介绍活动项目内容。
3活动互动环节:(1)志愿传递,邀请学生通过回答志愿问答或做简单的
志愿小活动,通过后,学生可成为“志愿嘉宾”,每成功邀请一名学生的
加入,向邀请人颁发一志愿标志贴,“志愿嘉宾”可自愿作为邀请人加入
本次活动,评选志愿荣誉嘉宾若干名,发送礼品及纪念品。(2)评选“最
让我感动”的照片并写下感动话语,寻找“画中人”;(3)准备卡贴,在
“志愿心墙”上贴对青协的祝福、建议及作为志愿者的收获。
4志愿场景再现:通过简易模型展示,再现志愿服务场景,感动瞬间。
5由信监部人员负责拍摄本次宣传活动的照片和微视频。
6办公室及宣传部等人员负责纪念小礼物的发放。
7在活动结束后,外联部及组策部若干人员归还所借物品,整理场地。
(三)后期工作:
1办公室人员做活动总结,存档备案,以备下次活动参考。
2宣传部人员将此次活动照片保留,为以后社团宣传工作积累素材。
十、经费预算:
签笔1.5元/支_0=15元、马克笔2元/支_0=20元:
宣传横幅:8元/米_0米=80元
展板小海报:1元/张_0张=20元
宣传页:0.1元/张_00张=30元
照片资料打印:80元
氢气球等宣传布置:120元
纪念品、礼物:120元
共计:485元
十一活动中注意事项:
1对活动参与者的要求:
(1)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会和校青协的相关规定。
(2)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乐于奉献,敢于吃苦;有爱心、责任心,
衣着打扮符合志愿者精神风貌,文明礼貌。
(3)团结同学,有思想,有纪律性和组织性,对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
必须服从活动组织的安排。
2活动注意事项:
(1)开展活动期间,各活动的负责人必须到位,统筹安排人员,保证活动
的有序开展。
(2)开展活动时,志愿者必须服从负责人的安排,如若在开展活动地点的
范围之外发生事情,后果将由其个人承担。
(3)活动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集合完毕,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如遇到突发事件,由活动负责人处理。
十二备用方案:
1若本应参加的人员有事不能参加活动,应提前告知活动负责人。
2若有一些无法预测的因素造成活动不能按时进行,参与活动人员要听从活动负责人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