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讲故事活动方案

2023-05-14

小学讲故事活动方案 篇1

  一、实施背景:

  为把“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既突出主题,又形式多样,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根据学校“读书教育活动”安排,特在1—3年级举行讲故事比赛,4—6年级举行演讲比赛,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拓展和检测。

  二、活动主题: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初赛:20xx年12月5日—— 12月9 日(第十五周);

  决赛:20xx年12月21 日—— 12月23 日(第十七周)。

  地点:1—4年级在一小阶梯教室,5—6年级在三小多媒体教室。

  四、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推广普通话,进一步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参加对象和方式:

  第一阶段为初赛:班主任老师组织各班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比赛,每位同学都有参赛机会,各班选拔出1名优秀者参加学校比赛;

  第二阶段为决赛:以班级为参赛单位参加学校比赛。

  六、比赛要求:

  1、故事内容健康、高雅,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话故事或自己亲身经历的童年趣事为内容,可以尝试有创意的表演形式。

  2、演讲稿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晰,逻辑较严密,结构较精巧,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演讲稿必须由自己组织撰写,禁止从网络上全盘抄袭。

  3、参赛选手服装与外表要朴素、大方、端庄;

  4、参赛选手必须在4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普通话标准,表情丰富。

  5、决赛时按年级的顺序轮流进行,抽签决定同年级各班出场顺序。

  七、评分规则与标准:

  1、评分方法:比赛采取10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

  2、评分标准:

  故事内容40%、普通话20%、表情仪态20%、语言流畅10%、出入场10%。

  演讲内容40%、普通话20%、表情仪态20%、语言表达10%、出入场10%。

  八、奖励办法:

  分年级设奖,按参赛减半评出一、二、三等奖名。

  演讲内容(5分)要求: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精巧,富有启发性,感染力强。②语言表达(3分)要求: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表达流畅,语言贴切、生动。③表情仪态(2分)要求:感情充沛,精神饱满,服饰整洁、朴素,仪态端庄、自然大方。

  九、组织分工:

  活动设计、会场组织、摄影、成绩统计、颁发奖状:教导处

  评委:校长室、教导处、部分教师

  主持人串词及训练:一二年级邢小平、三四年级林芳芳、五六年级韩子琳

  音响:泮辉 摄影摄像:一小:卢志强;三小:娄万统

  横幅:梅方胜

小学讲故事活动方案 篇2

  一、实施背景:

  为把“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既突出主题,又形式多样,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根据学校“读书教育活动”安排,特在1—3年级举行讲故事比赛,4—6年级举行演讲比赛,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拓展和检测。

  二、活动主题: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初赛:20xx年12月5日——12月9日(第十五周)。

  决赛:20xx年12月21日——12月23日(第十七周)。

  地点:1—4年级在一小阶梯教室,5—6年级在三小多媒体教室。

  四、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推广普通话,进一步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参加对象和方式:

  第一阶段为初赛:班主任老师组织各班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比赛,每位同学都有参赛机会,各班选拔出1名优秀者参加学校比赛。

  第二阶段为决赛:以班级为参赛单位参加学校比赛。

  六、比赛要求:

  1、故事内容健康、高雅,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话故事或自己亲身经历的童年趣事为内容,可以尝试有创意的表演形式。

  2、演讲稿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晰,逻辑较严密,结构较精巧,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演讲稿必须由自己组织撰写,禁止从网络上全盘抄袭。

  3、参赛选手服装与外表要朴素、大方、端庄。

  4、参赛选手必须在4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普通话标准,表情丰富。

  5、决赛时按年级的顺序轮流进行,抽签决定同年级各班出场顺序。

  七、评分规则与标准:

  1、评分方法:比赛采取10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按照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

  2、评分标准:

  故事内容40%、普通话20%、表情仪态20%、语言流畅10%、出入场10%。

  演讲内容40%、普通话20%、表情仪态20%、语言表达10%、出入场10%。

  八、奖励办法:

  略

  九、组织分工:

  活动设计、会场组织、摄影、成绩统计、颁发奖状:教导处

  评委:校长室、教导处、部分教师

  主持人串词及训练:一二年级邢小平、三四年级林芳芳、五六年级韩子琳

  音响:泮辉摄影摄像:一小:卢志强;三小:娄万统

  横幅:梅方胜

小学讲故事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试探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比较、分析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折理。

  难点: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副。

  2.老牛、小马、小松鼠的图片各一张.

  3.录有小马过河的磁带一盒.

  4.小马、马妈妈、小松鼠、老牛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导入三张图片(老牛、小松鼠、小马)。请幼儿比较三种动物的高矮,(涉及过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 基本环节

  1. 请幼儿听故事(放录音磁带)

  提问:

  A.老牛说了些什么?

  B.小松鼠说了些什么?

  C.小马是怎样做的?

  请小朋友讨论:

  (1)..牛伯伯和小松鼠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小松鼠为什么着急?

  (2)马妈妈说的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和小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

  老牛说的话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的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怎么做的?

  .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小朋友互相讨论。

  3. 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懂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试一试。这样才聪明能干。

  4.请小朋友讲述故事,教师巡视。

  5..表演故事:教师用提问和肢体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表演,注意动作和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

  三 结束环节

  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将头饰放入语言区内,幼儿进行自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