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

  教学流程一、带给大家一副很喜庆的对联,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有的同学读错了,应该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下面给大家一份关于对联方面的调查问卷,希望你能认真回答。

  “对联文化研究”调查问卷

  (请在“□”中打“√”)

  1、你对对联感兴趣吗?

  □很感兴趣□一般□不喜欢

  2、你了解对联吗?

  □深入□一般□很少

  3、你写过对联吗?

  □写过□没有

  4、春节家里贴的对联是是如何得来的?

  □自己写□买来的□其他形式

  5、你觉得对联对于个人的影响是:

  □陶冶情操□有利于学习□浪费时间

  6、你能记起几幅有名的对联?

  □≤5□≤15□>15

  7、与灯谜等其他传统艺术相比你更喜欢:

  □对联□灯谜或其他□都喜欢□都不感兴趣

  8、你对语文考试增设对联题目的看法是:

  □很好□无所谓□厌烦

  9、如果有机会让你参加了解对联知识的活动,你会:

  □踊跃参加□有时间就参加□不参加

  10、你对对联的发展持什么态度?

  □乐观□一般□不看好

  你们选择的答案有半数或半数以上在第二或第三项上,那么表明咱们大家的选择不容乐观,所以进行本次对联文化研究是大有必要了。

  教学流程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对联真有那么多优点和作用吗?让我们从对联说起——

  教学流程三、从对联说起——对联文化研究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3、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4、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从以上对联中我们认识到对联不仅是可以写人的,而且还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下面再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探究对联文化,首先请大家注意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

  教学流程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

  (2)了解对联的特征、种类

  在预习的基础上,掌握了目标,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五、分组合作探究

  分小组对课前预习研究结果进行“对联知识大比拼”,看哪个小组研究的深入,掌握的更扎实。比拼内容大致参照咱们的研究目标:1、一二组重点研究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2、三四组特别关注对联的特点3、五六组深入认识对联的种类。请大家抓紧时间准备,5分钟!开始!

  探究目标要求:(1)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2)加强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调查收集有关对联的材料;

  (4)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体现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流程六:我掌握的对联知识大比拼开始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