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喜欢的户外活动策划 篇1
设计意图:
本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十月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一次户外活动,我无意间发现两名幼儿叉开双腿站立着,另一名幼儿快速地从他们胯下钻趴着。站立者大喊“加油”的同时,嘴里念念有词:“小螃蟹,你快点!不然就被我地笼抓住了!”上前一问才明白,孩子随家人划船亲眼目睹过收放地笼、以及抓螃蟹的场景。于是,我为了保护孩子的用心性、肯定他们的创造性,也为了让孩子自发的游戏更加“礼貌化”,所以,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跳、跨、钻、爬、滚、的基本动作。
2、增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
3、能在简单愉快的环境下游戏。
活动准备:
皮筋、小椅子若干在场地周围自设成渔网。音乐磁带
活动场地一
活动重难点:
快速钻爬地协调性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伴随着音乐《三条小鱼》和《螃蟹歌》,幼儿复习“游”的动作,并和教师一齐学习“爬行”动作入场。
2、基本动作。
(1)基本动作练习。
师:我们小螃蟹们长得多结实呀!呀!河面上来了一艘小船还设下了一个个陷阱(手指场地中的椅子、皮筋)!这但是要抓住我们的地笼啊!小螃蟹们,你们试着去挑战这些地笼吧!
幼儿尝试钻、爬或跨、跳等不同的玩法,自由玩。
师:我们刚才尝试了不同的玩法,此刻请小螃蟹们告诉我,你是怎样过地笼的?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和小朋友一齐分享。
(2)教师带领幼儿一齐尝试各种玩法。提醒规则:不能够碰到皮筋变成的地笼,否则就会被地笼缠住脚,渔民们会抓住你的。
①跨地笼。
将皮固定在小椅子靠背中部,请幼儿跨过去。
师:我们小螃蟹们打开你们的长腿,勇敢地从地笼上跨过去。
②跳地笼
哎呀,我刚才发现有的小螃蟹是用两只脚并拢着,一齐跳过去的。(请个别幼儿演示)你们敢这样过去吗?(皮筋能够相应变矮)
幼儿练习跳的动作。
③钻地笼
师:勇敢的小螃蟹们累了,我们得让我们的长脚休息一下了(原地坐下,揉揉腿。同时,请配班老师将皮筋改至椅子顶部靠背)。哎呀!不好!渔民们来了!他们已经从水面上来了,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我们,我们得赶紧从地笼下钻过去。注意:不能碰到皮筋,否则就会被渔民发现。
幼儿从皮筋下练习钻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会钻的幼儿可加深难度--速度(以游戏口吻提醒:“快!渔民来了,立刻要发现你了!”)
(3)师幼一齐探索地笼的其他玩法。
师:刚才地笼是横着放的,此刻,渔民们发现捉不到螃蟹,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那我们该怎样过地笼呢?
①游戏:小螃蟹过地笼。
将皮筋纵横交错、高矮不等(高度高到孩子的平均身高,最低低到孩子钻爬时小_的高度)地摆放在场地中,供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过地笼。
②游戏:小螃蟹比赛过地笼。
在场地一中练习。即:两队人数相等的幼儿,务必先钻过三组椅背中部搭的地笼,然后在跨或跳过两组椅背高处搭的地笼,再由场地外绕回来回到队伍最前列,与等待的幼儿接掌后再回到队伍最后。而在队前等待的幼儿,务必等过完地笼的幼儿和自己拍过手后,才可出发。
3、放松活动。
小螃蟹们顺利地过了地笼。瞧,河面上的渔民们划着渔船回家了。我们小螃蟹们也累了,也该回家了。来!我们学着渔民们划船回家吧。(播放《划船歌》音乐)在音乐声中,幼儿做伸伸手、弯弯腰、甩甩腿的放松动作。
师:其实,过地笼还有好多方法,比如,女孩爱玩的那种跳皮筋法、男孩爱玩的翻筋斗法等等,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会有许多好玩的办法。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
幼儿园小朋友喜欢的户外活动策划 篇2
活动时间:9月1日上午
活动地点:小一班教室
主持:马逸 黄红娟 董明娣
活动参加者:小一班全体幼儿及家长
活动流程: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并进行简单的问候。
2.给幼儿挂胸卡,让家长带着孩子根据学号去认识自己的柜子、毛巾、茶杯、床位等。
3.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内的材料进行室内游戏,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
4.指导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二、早操
1.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到户外进行活动,学习模仿操,教师注重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2.早操结束后,组织幼儿有序回教室,教师介绍入厕、洗手的要求及方法。
三、点心
1.用儿歌或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洗手、吃点心等生活常规训练。
2..保育老师站在盥洗室指导并帮助入厕洗手的幼儿。
3.盥洗结束后,引导幼儿握住自己的小手。保育老师分发点心,茶水。
4.幼儿愉快地用点心。
5.点心结束后,指导幼儿把自己的茶杯放到指定地方。
四、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指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幼儿围坐一个半圆(家长坐在孩子后面)。
活动过程:
1.用手和孩子们打招呼,引起幼儿的兴趣。
2.学习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1)教师完整做一次手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分段进行指导,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的学习。
(3)通过逐步的学习,接着再尝试着完整进行练习。
(4)在没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幼儿单独进行游戏。
(5)评价游戏,鼓励每一个参与的幼儿。
五、户外活动
活动名称:吹泡泡(户外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听懂成人的语言,有兴趣的随教师说《吹泡泡》儿歌。
2.训练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练习走、跳等动作。
活动过程:
1.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开火车)。
2.教师边说儿歌边让孩子用动作来表现泡泡的特点。
“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个小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我的泡泡飞高了,我的泡泡飞低了,我的泡泡炸掉了。”
3.教师与幼儿共玩游戏:全体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圈做“泡泡”,幼儿听到口令后,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泡泡”或变大、或变小、或飞低、或飞高、或转圈、或爆炸。
六、幼儿回教室喝水、进行餐前准备活动。
活动名称:洗手歌
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知道在饭前、便后洗手。
2.愿意学念儿歌,初步学会边念儿歌边洗手。
活动过程:
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儿歌:小手真干净
拧开龙头冲冲手,擦擦肥皂搓一搓。
搓搓手心和手背,换只小手再搓搓。
冲冲冲,冲手心,冲冲冲,冲手背。
关上龙头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
小手洗得真干净。
七、幼儿用餐,饭后散步,进行午睡前准备。
1.幼儿自主用餐,饭后漱口、洗手、擦嘴。
2.用完餐后排队进行户外散步活动,回教室后,上厕所,找到小床,进行午睡。
八、整理。
1.给孩子梳头。
2.检查孩子的衣服、鞋子,提醒个别穿错的孩子及时纠正。
九、点心。
1.用儿歌或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洗手、吃点心等生活常规训练。
2..保育老师站在盥洗室指导并帮助入厕洗手的幼儿。
3.盥洗结束后,引导幼儿握住自己的小手。保育老师分发点心,茶水。
4.幼儿愉快地用点心。
5.点心结束后,指导幼儿把自己的茶杯放到指定地方。
十、亲子活动结束,家长有序接走幼儿。
热情地和孩子、家长道别。
幼儿园小班户外活动方案20xx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农家用具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2、让幼儿体验使用几种便于操作农家用具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把家长收集来的斗笠、蓑衣、小石臼、小石磨、筛子、簸箕、镰刀、小锄头等农家用具,布置成“快乐农家”。
2、黄豆、绿豆、大米、芝麻、稻谷若干,放置在“巧手坊”。
3、课件
活动过程
1、参观快乐农庄
(1)以参观“快乐农庄”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快乐农庄”内农具的种类和特征。
(3)请幼儿摸一摸、戴一戴、锤一锤庄内的农用工具。
(4)组织幼儿讨论:你见到了什么农具,说一说它的样子。
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5)请几个幼儿说说参观“快乐农庄”自己是怎样使用农具。
2、组织幼儿观看课件
(1)观看课件中农民伯伯使用几种常见农具的片段。
观看后提问:农民伯伯用这些农用工具都做了什么?
和你刚才的使用方法一样吗?
(2)观看农用工具演变后的现代机器,让幼儿体验科技的进步。
观看后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农具有哪几种被现代机器取代了?
被取代后有哪些好处?
3、体验农家乐
(1)组织幼儿参观“巧手坊”的四个操作区(小石臼、小石磨、筛子、簸箕),每个操作区请幼儿根据看到的课件说说它的使用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农作物加工操作(磨豆、米、筛芝麻、绿豆等。
(3)展示幼儿加工完的农作物,请幼儿互相讨论:你是怎样加工这些农作物?(重点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如锤完稻谷后可以拿给使用筛子的那组分离谷壳和米。
(4)结合节约行为教育,让幼儿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
(5)把加工好的农作物送到厨房让阿姨整理、煮熟。
幼儿园小朋友喜欢的户外活动策划 篇3
【活动目的】
1、练习踢、投、跳跃、跑、躲闪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的灵活性,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沙包一个
【活动玩法】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决定游戏的先后次序。
2、第一组其中的一名幼儿站在场地中间准备躲闪沙包,而第二组的幼儿分别站在两头准备投沙包。
3、游戏开始:
(1)先由第二组的幼儿将沙包用力投向场地中间的幼儿,争取沙包不被抓住,击倒对方身体的任意部位,这样在场地上的幼儿就失败了,下场不再参加游戏
(2)如果被场地上的幼儿抓住沙包,那就为一余,继续开始游戏,这时如果沙包再次砸到场地上幼儿的身体,而沙包落在地上,那就可以减掉刚才得到的一余,场上的幼儿就可以下去不能再继续游戏了,这时再换其他伙伴继续进行,一直把第一组幼儿全部击败为止,游戏结束。
(3)第一组失败后,换第二组上场,再充新开始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