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活动方案

2023-03-01

音乐的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恢宏的气势。

  2、能大方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2、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带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幼儿能够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

  这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忙幼儿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山峰

  (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齐来大声唱起来吧!

  4、动作创编

  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丰富幼儿动作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音乐的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模仿学习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摘果子》的音乐、PPT(果园丰收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习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

  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三)学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习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

  2.学习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四)幼儿学习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

  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音乐的活动方案 篇3

  设计意图

  1、游戏选材与创编:

  (1)本节活动选自许卓娅老师的《创造性律动》一书。原活动是一节韵律活动,我改变为音乐游戏,结合音乐将故事“小熊喝蜜”与乐曲相结合,让孩子在与乐曲中愉快的扮演相应角色进行游戏

  (2)游戏音乐作品说明:《熊和蜜蜂》的律动选用的音乐是舒伯特的《海琼斯小夜曲》

  《海琼斯小夜曲》是一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乐曲,全曲由三段组成:

  A、段乐曲教平稳,给人以稳步行进的感觉。就像肥胖,笨重的小熊走路时沉重缓慢的样子。

  B、段乐曲的旋律起伏明显,连贯流畅;似乎看到小熊喝蜂蜜时的满足感。

  C、段乐曲急促紧张、给人一种快速敏捷的感觉;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小熊躲藏起来,悄无声息的情形。

  尾声部分的前中部分连贯流畅,后半部分的转折变化则总结性地为乐曲做了一个句号。好像小熊气喘吁吁逃回了家。

  (3)游戏玩法与规则:

  A、段音乐时幼儿合拍学小熊走路找蜂蜜。

  B、段音乐时,创编不同的动作表达喝蜂蜜的满足感。

  C、段音乐时小熊蹲下躲好,小蜜蜂出来找小熊。尾声部分,小熊逃回家,蜜蜂出来蛰小熊,然后为了可以让游戏循环,被蜜蜂蛰到的小熊做蜜蜂,循环游戏。

  2、重难点的设置与处理:

  教学重点:游戏中知道蜜蜂追逐时“小熊”应迅速躲避,倾听音乐尾声,遵守乐曲结束时迅速回到座位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小熊喝蜂蜜然后突然看到蜜蜂来需要躲避的心理变化用表情、动作来表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克服方法:课件演示法、图谱标示法、语言引导法、活动游戏化等等。

  为了让幼儿兴趣浓厚,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小熊维尼,结合故事制作幻灯片引用到活动中去,以促进幼儿想象,在故事的情境下帮助幼儿去熟悉乐曲的结构和旋律。

  二、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2种不同的形象,合拍的模仿熊走,运用神态及动作自由表现小熊喝蜜时的满足感以及躲避蜜蜂的恐惧感。

  2、根据游戏情景,借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时,小熊应躲避不动。

  3、乐于参与游戏,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海琼斯小夜曲》

  2、课件、图谱

  3、狗熊妈妈胸饰,蜜蜂胸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演示课件,了解游戏的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呀?(熊)这个呢?(蜜蜂)

  小熊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课件演示

  师:熊和蜜蜂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节

  1、师:这件有趣的事藏在一段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哪里是熊出来了?哪里是小熊喝蜂蜜,哪里蜜蜂飞来了?哪里小熊跑回家?

  2、完整欣赏乐曲

  3、师:开始的时候是谁来了?什么地方你听出来了?

  四、分段感知乐曲,创编角色游戏动作与图谱。

  1、师: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饿的时候是怎么走路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走一走?

  (幼儿自由行走)

  师:让我来看看小熊是怎么走的?刚刚有几个熊宝宝走的很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他是怎么走的?有这样走的,嗯,还有那样走的,肚子很饿,能不能走的快?

  师:我们一起跟这个小熊学一学。

  师: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们跟着音乐,看着图谱,一起来做一做

  师:熊宝宝,我们去找一找吃的

  2、师: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宝宝,你们怎么喝的?还会怎么喝?

  师:啊!小熊喝了蜂蜜,感觉怎么样?)

  师:我们回忆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动作?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

  3、师:哎呀!不好了!蜜蜂来了!小熊该怎么办?

  师:只能蹲在那儿不动,但是蜜蜂飞来飞去,(他心里会怎么样?(很害怕)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熊宝宝怎么表示害怕的?

  师:熊宝宝们~你们听……

  4、师:熊宝宝们,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回家?

  听好,(蜜蜂打哈欠啦)~让我们一起逃回家吧!

  5、回忆4个游戏环节,完整做2遍动作

  1)师:刚刚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了一张图谱。我们听好音乐,看着图谱,在座位上做一做吧!

  2)师:这一次不看图谱能不能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如果你不记得动作了,可以看看(图谱)

  五、分角色表演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

  师:这是个好玩的游戏“熊与蜜蜂”,小熊在玩的时候,如果最后被蜜蜂蛰到了,就要去做小蜜蜂。明白了吗?

  1、师:嗯,坐了半天,肚子好饿,宝宝们,快跟熊妈妈找东西吃吧!(完整游戏第一遍)

  2、师:哎呀~这个熊宝宝身上怎么多出一个大包?(被蜜蜂蛰了)哎,我可怜的孩子。

  3、师:其余熊宝宝要注意了啊!好像没吃饱,我们再去找点吃的吧!(完整游戏第二遍)

  4、师:真难过,又有一些小熊被蛰了,这次出去找蜂蜜可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啊!(完整游戏第三遍)

  5、师:今天被蜜蜂追了那么多次,这个小熊都气喘吁吁的了,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休息会吧。活动中利用图谱帮助幼儿合拍表现熊走以及创编记忆几种表达喝蜂蜜满足感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