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是促进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明显好转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到xx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的第二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是关键的一年。近年来,通过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截止到今年5月17日,全国共发生重大事故25起,死亡331人,同比减少8起、142人, 分别下降24.2%和30.0%;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起,死亡78人,同比事故减少1起,死亡人数增加1人。但是,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发生了央视新址大火、2.22山西屯南煤矿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安全生产方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必然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安全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继“安全生产周”活动之后,每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已经开展了七年。通过以此为核心的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人们的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安全素质不断提高,但与本质安全的要求相比仍显薄弱。可以说,绝大部分生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必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提高人们的自保、互保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章守纪,认真落实防范措施,真正实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基于此,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大力弘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这一主旋律,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积极氛围。
集团公司历来都把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目标,这是“关爱生命”的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今年是集团公司的“攻坚年”,生产经营和发展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非常艰巨,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深刻理解“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充分认识保持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对于扭亏增盈和冲刺世界500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目前,集团公司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将进入整改落实阶段。系统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与整改落实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着力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解决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创新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推动集团公司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继承和发扬电力安全生产的优良传统。电力工业经过多年来的长足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安全管理经验,值得发扬和借鉴。要进一步认真抓好“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等基础管理,认真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切实做到重大危险源可控在控,严肃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行为,有效防范人身伤害事故和恶性误操作事故。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不断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体制激发活动力,机制产生动力,建立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是夯实安全基础的重要内容。要认真研究新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思想、新理念给安全生产带来的新问题,尽快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技术支撑和保障措施,以安全工作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企业的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