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学生进入初中最关键的时期——初四毕业年级。面对自己辛苦带过来的班级,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定要把这80多名学生送到最理想的学校,于是我与我的学生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多少个日日夜夜,迎着晨曦走,踏着月夜归,笔耕不辍地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多少次谈话,冰释了学生心中的困惑;多少次探究解决了学生学习上的难题;多少次叮嘱激起学生奋进的斗志;多少次激励扬起学生心中自信的风帆。皇天不付苦心人,在XX年的中考中,我们顶住了非典的影响,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中考的成功。同学们也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XX年9月我也被评为大庆市优秀教师,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教师,大庆市教育培训中心优秀实验教师。
XX年,我又回初一接了一个新班。这一届学生与往届不同,由于楼区老化,我校生源骤减,所教的新初一年级80%是借读生,他们多数来自于农村,知识底子薄,自律性较差,再加上家长顾不上他们,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班级管理重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课堂结构的改变上。一方面大力推行五星少年评价体系上,更加科学而严格地管理班级。另一方面积极摸索适合这届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XX年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一年。围绕新课程改革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涌现出来。为我进一步搞好教学提供了信息与方法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做好这届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尽快地在教学实践中见到实效。我开始挨家走访学生家,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找到阻碍他们的学习根本问题。这一年我家访达到80多次,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事实证明这些材料对日后指导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开始使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由于在这方面的业绩比较突出,XX年8月被教育培训中心抽调去参加大庆市教育培训中心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中学篇)的撰稿工作,并任主要编辑之一。现在这本书已做为教育中心内部各学校的校本培训教材。
XX年,我所带的班级升入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渐渐走入正轨。于是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我主要采用三大策略一是心理转化就是做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采用激励的方法让他们从内心里产生变化。二是方法转化,就是手把手教他们学习方法,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燃起他们学习的信心。三是亲情转化,就是与家长携手共同关心孩子,帮助孩子。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令人头痛的学困生都出现令人可喜的变化,学习成绩上升很快。与此同时,我为让自己工作再上一次楼,我参加了“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全国中语文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研究实验》的两个国家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参加这两个课题研究。使自己大开眼界,教育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并自觉地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去。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也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对教学活动的巨大指导和推动作用。XX年3月被评为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教师,XX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语会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研究实验》课题研究“科研先进个人”。有多项科研论文和成果获奖或发表;XX年4月我的原创论文《初中语文阶梯式作文教学的尝试》在-XX年度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创新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评审中被评为一等优秀科研成果;XX年7月我的《描写的技巧》一课在全国中语会《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课题第二届全国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XX年8月《初中语文阶梯式作文教学的尝试》一文发表在《人民教师》第八期;XX年12月所指导的学生参赛作文《给近代名人的一封信》获中语会国家级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研究与实验》“十五”期间成果展评一等奖,我同时获得教师指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