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要积极靠拢党组织,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学习情况,以取得党组织对自己的帮助和教育,不断端正入党动机。[返回]
11.申请入党的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区别是什么?
申请入党的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是发展党员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带有特定涵义的三个概念。这是对要求入党的同志在不同阶段成熟程度的称谓差异。三者的主要区别表现为:
①“申请入党的人”,是指凡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正式提交了书面申请的人。
②“入党积极分子”,是指经党小组(共青团员还须团支部推荐)审查后认为较为成熟的申请入党的人。
③“发展对象”,是指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讨论),认为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可在近期内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返回]
12.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人员能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作为发展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因此,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人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志,积极上进,努力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但由于担心自己条件不够而没有提出申请。对这样的同志,党组织应当进行教育和启发,使他们懂得要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就应当主动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表明自己政治上的选择和态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返回]
13.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参加党的哪些活动?
①参加党课学习。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党校,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或短训班的学习。比较系统地向他们讲述党员条件、党性修养、如何争取入党等党的基本知识。
②参加党员教育的有关活动。在组织党员参观革命纪念地,进行传统教育,以及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等活动中,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③参加支部大会及其它一些党的活动。对比较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可吸收其参加发展党员的支部在会,新党员的入党宣誓等党的活动,使他们受到党内生活的实际教育,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意识。
④参加社会活动。有意识地分配给入党积极分子一定的社会工作,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强群众观念,锻炼社会活动能力,提高政治觉悟,接受组织上的考验。[返回]
14.怎样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或考察人?
对每一名积极分子党支部要确定一、二名党员作为培养考察人,做培养联系人的党员代表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负责、帮助、考察,既要对组织负责,也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负责。应该经常同积极分子接触和谈心,随时帮助他们进步。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现实表现。每隔一段时间要对他们进行一次考核写实,指出其主要优缺点。
联系人或考察人应从哪些方面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呢?
①认真考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入党的动机,目的。
②认真考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现实表现,特别是要注意了解他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态度,了解他们对党的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