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是由市政府主办,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依托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市属高等学校。学校创办于1961年9月,文革期间停办,1979年1月复办,198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单列为省级电大。

   我校是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之一,现有在编教职工2050人,兼职教师1109人。在读生6.5万人,每年新注册人数近2万人,非学历教育年培训近2万人次。

   秉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办学原则,学校下设有人文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四个开放教育学院,另有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附设职业技术学校,并在全市十区两县和部分行业、企业单位建立了50所分校(工作站),形成了政府办学、行业企业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多元化办学体系。

   全市电大建筑面积达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亿多元,是广州唯一一所能够深入社区的高等教育学校。


  校本部现有麓湖和中山四路两个校区,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2.4亿元。在编教职工224人(含发函待调人员,下同),长聘教师和兼职教师457人。在读各类本、专科学生14998人,其中开放教育11061人。非学历教育年培训近2万人次。

  校本部建有万兆校园网,麓湖校区以100兆专线接入中国电信互联网,同时以10兆光纤接入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网管中心共享中国电信广州数据中心2000兆(2G)出口;并以10兆带宽接入广东省教科网,拥有小型机、存储系统和20多套各类服务器群。此外,还拥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卫星IP接收系统、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等近20套教育信息化系统;92间多媒体教室、32间实验实训室、5间语音实验室、3间视听电子阅览室;联网计算机2223台。专职教师每人配置一台联网计算机、一台手提电脑。各试点分校建有主干百兆以上校园网络,并以4兆以上带宽接入互联网。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功能适应办学发展的需要。

  学校利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依托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的中国电信公网建立了远程教学平台,该平台能够满足1万人同时上网学习的需求,具有强大的网上教学和后台监控功能,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全市电大城域网与远教中心中国电信公网的“双网”并发,实现了与中央电大、各试点分校之间信息的实时沟通、资源交流和共享;实现了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和师生网上交互,学生在校园内可通过城域网访问平台学习,在家里或办公室可通过远教中心的中国电信“公网”访问平台学习。

  学校现有馆藏图书近10万册、超星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共155857种、非书资料3557种(不含课件)、中国学术期刊网27个专题全文数据库(6600种)、国研网4个专题全文数据库(10228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5000多种)、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报刊8200余种)。03年加入广东网络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共享其引进的万方中国学术会议等十余个全文数据库。同时,图书馆利用清华同方TPI自建了开放教育专业专题等十多个小型数据库。形成了网络虚拟资源和实体资源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混合式文献信息资源格局。

  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已开的选修课程100% 配备两种以上相对稳定教学媒体;统设必修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配备率达100%。自建IP课件68门、IP复习课131门,网络课程13门(其中精品网络课程7门);校级优质省建课程13门。全国CIETE教育软件评比、全国电大“东方燕园杯”多媒体课件大赛等获奖课件9项。网上教学资源建设配套,师生网上实时与非实时交互活跃。评选首届校级教学创新奖10项,其中4项获全国电大首届教学创新奖。

  学校实践教学特色鲜明,校本部依托企业、行业组建了14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委员单位为主建立了3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组织开放教育学生到相关基地进行实训实习或答辩,较好地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系统的零距离对接。

1/2

高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高校代码:51393
所在省市:广东
学校地址:广州市晓园路123号
联系电话:020-84272023
学校传真:020-8427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