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世师表 |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
| 微过细故 |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
| 望风希旨 | 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
| 闻雷失箸 |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
| 问舍求田 |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 无地自容 |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
| 味如鸡肋 |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 危在旦夕 |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
| 位极人臣 |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
| 无所不为 |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
| 望风希指 | 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
| 无须之祸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
| 头没杯案 |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
| 体无完肤 |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 同恶相济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 土龙刍狗 |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
| 谈笑自若 |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
| 同心一意 | 心志一致。 |
| 天震地骇 |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
| 三余读书 |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
| 上楼去梯 |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
| 十鼠同穴 |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
| 升堂拜母 |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 势倾天下 | 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 |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 死不瞑目 |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
| 四海鼎沸 |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 思贤如渴 |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
| 手不释卷 |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 所向无敌 | 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 搜章摘句 | 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 深根固本 | 同“深根固柢”。 |
| 身历其境 | 亲身来到某个地方 |
| 身无完肤 | ①《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
| 石城汤池 |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
| 释生取义 | 犹言舍生取义。 |
| 事生肘腋 |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 事无巨细 | 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
| 受制于人 | 制:控制,辖制。受别人所控制,不得自由。 |
| 司马昭之心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 所向无前 | 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
| 市不二价 |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
| 势如水火 | 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
| 如鱼得水 |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
| 忍辱负重 |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
| 如雷灌耳 | 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
| 倩人捉刀 | 倩:请;捉刀:代人执笔作文。请人代做文章。 |
| 七擒七纵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 青蝇吊客 | 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
| 秋风扫落叶 |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
| 倾耳注目 | 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
| 穷鸟入怀 | 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 |
| 乞儿乘车 | 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 |
| 弃之可惜 | 扔掉它未免可惜。 |
| 求田问舍 |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 倾家荡产 | 倾:倒出;荡:扫除,弄光。全部家产都被弄光了。 |
| 穷兵黩武 |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
| 气涌如山 | 形容恼怒到极点。 |
| 禽息鸟视 |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
| 七纵七禽 | 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 |
| 前街后巷 | 指各处的街巷。 |
| 去邪归正 | 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
| 轻才好施 | 〖释义〗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
| 亲临其境 |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
| 青蝇之吊 | 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
| 普天同庆 | 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
| 剖蚌求珠 | 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
| 披露腹心 | 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 |
| 攀龙附骥 | 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
| 南州冠冕 |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 泥蟠不滓 | 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