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乾夕惕 |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凿壁偷光 |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
争分夺秒 |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
孜孜不倦 |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
昼夜兼行 |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
夜以继日 |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
映雪囊萤 | 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
以勤补拙 |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
席不暇暖 | 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
宵衣旰食 |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
悬梁刺股 | 形容刻苦学习。 |
雪窗萤火 | 同“雪窗萤几”。 |
宵旰图治 |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
宵旰忧劳 | 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
闻鸡起舞 |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
未明求衣 |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铁砚磨穿 | 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
通宵达旦 | 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
夙夜匪懈 |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
夙兴夜寐 | 夙:早;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
日锻月炼 |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
起早贪黑 |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
勤勤恳恳 |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
寝食俱废 |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
青灯黄卷 |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
驽马十驾 |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马不停蹄 |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
埋头苦干 |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
磨穿铁砚 |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
孔席墨突 |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孔席不暖 | 亦作“孔席不㈣”。谓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
鸡鸣而起 |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
将勤补拙 | 以勤奋弥补笨拙。 |
积雪囊萤 |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
皓首穷经 |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
好学不倦 |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
黄卷青灯 |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
旰食宵衣 | 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
攻苦食淡 |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
旰食之劳 | 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
发愤忘食 |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
焚膏继晷 |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
晨兴夜寐 | 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
穿壁引光 |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
刺股悬梁 | 形容刻苦学习。 |
晨炊星饭 | 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
白首穷经 |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
不舍昼夜 |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
笨鸟先飞 |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秉烛夜游 |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案牍之劳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
爱日惜力 | 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