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率马以骥 | 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
| 塞翁失马 |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
| 声色狗马 | 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 束马悬车 | 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
| 三马同槽 |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
| 士饱马腾 |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 声色犬马 |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 死马当活马医 |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
| 驷马高车 |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
| 驷马难追 |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 素车白马 |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
| 四马攒蹄 | 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
| 司马青衫 |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 塞翁得马 |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
| 塞翁之马 | 塞马。 |
| 散马休牛 | 《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
| 杀马毁车 | 《后汉书·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 |
| 善马熟人 | 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 |
| 神龙马壮 |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
| 食马留肝 | 《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又《汉书。儒林传·辕固》:“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于上前……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 |
| 失马塞翁 |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
| 识涂老马 | 见“识途老马”。 |
| 识途老马 |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对某种事物熟悉有经验的人。 |
| 束兵秣马 | 犹厉兵秣马。 |
| 束马县车 | 见“束马悬车”。 |
| 驷马不追 | 见“驷马难追”。 |
| 司马称好 |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 |
| 驷马高盖 | 见“驷马高车”。 |
| 驷马高门 |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
| 驷马莫追 | 见“驷马难追”。 |
| 驷马轩车 | 见“驷马高车”。 |
| 驷马仰秣 |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
| 司马昭之心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 射人先射马 | 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
| 司马牛之叹 |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 素丝良马 | 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
| 人仰马翻 |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
| 人困马乏 |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
| 戎马倥偬 |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
| 人欢马叫 |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
| 人强马壮 |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
| 人喊马嘶 | 人在呐喊,马在嘶叫。 |
| 人荒马乱 |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
| 戎马仓皇 | 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
| 戎马劻勷 | 谓战乱不宁。 |
| 戎马生郊 | 《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
| 戎马生涯 |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
| 软裘快马 | 轻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马,喻生活豪奢。 |
| 人语马嘶 | 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
| 戎马倥傯 |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
| 骑马找马 | 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
| 乞儿马医 | 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
| 千军万马 |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
| 犬马之劳 | 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
| 墙头马上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
| 犬马之报 | 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
| 求马唐肆 | 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
| 轻裘肥马 | 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
| 犬马之养 | 供养父母的谦辞。 |
| 裘马轻肥 | 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
| 犬马之力 | 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
| 青梅竹马 |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 骑马寻马 |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
| 千兵万马 | 犹千军万马。 |
| 敲牛宰马 | 谓宰杀牲畜。 |
| 青衫司马 |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
| 青丝白马 | 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
| 裘马轻狂 | 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
| 裘马清狂 | 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
| 求马于唐肆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