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报平安 | |||
拼音 | zhú bào píng ān | ||
简拼 | zbpa |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成语解释 | 比喻平安家信。 | ||
成语出处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分句;含褒义 | ||
例子 | 竹报平安,不啻万金,战乱之中,尤其如是,从而孕育了少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竹报平安 | |||
拼音 | zhú bào píng ān | ||
简拼 | zbpa |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成语解释 | 比喻平安家信。 | ||
成语出处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分句;含褒义 | ||
例子 | 竹报平安,不啻万金,战乱之中,尤其如是,从而孕育了少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