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心动惧 | |||
| 拼音 | zhēn xīn dòng jù | ||
| 简拼 | zxdj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敬慎而保持警惕。 | ||
| 成语出处 | 《逸周书·道法》:“甄心动惧日顷。”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文献通考·经籍五》:“独顷公有赂王请命之事,其谥又为甄心动惧之名,如汉诸侯王必其尝以罪谪,然后加以此谥,以是意其必有弃贤用佞之失。”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
甄心动惧
成语搜索:
| 甄心动惧 | |||
| 拼音 | zhēn xīn dòng jù | ||
| 简拼 | zxdj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敬慎而保持警惕。 | ||
| 成语出处 | 《逸周书·道法》:“甄心动惧日顷。”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文献通考·经籍五》:“独顷公有赂王请命之事,其谥又为甄心动惧之名,如汉诸侯王必其尝以罪谪,然后加以此谥,以是意其必有弃贤用佞之失。”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