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鼓一板 | |||
| 拼音 | yī gǔ yī bǎn | ||
| 简拼 | ygyb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 ||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
一鼓一板
成语搜索:
| 一鼓一板 | |||
| 拼音 | yī gǔ yī bǎn | ||
| 简拼 | ygyb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 ||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