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食自公 | |||
| 拼音 | tuì shí zì gōng | ||
| 简拼 | tszg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
| 成语解释 | 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 ||
| 成语出处 | 《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庶政惟私,万民以理,闲庭不忧,退食自公。”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
退食自公
成语搜索:
| 退食自公 | |||
| 拼音 | tuì shí zì gōng | ||
| 简拼 | tszg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
| 成语解释 | 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 ||
| 成语出处 | 《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庶政惟私,万民以理,闲庭不忧,退食自公。”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