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茂竹苞 | |||
| 拼音 | sōng mào zhú bāo | ||
| 简拼 | smzb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 ||
| 成语出处 |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清史稿·礼志》:“思媚嗣徽,松茂竹苞,神罔时恫,执豕酌匏。”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
松茂竹苞
成语搜索:
| 松茂竹苞 | |||
| 拼音 | sōng mào zhú bāo | ||
| 简拼 | smzb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 ||
| 成语出处 |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清史稿·礼志》:“思媚嗣徽,松茂竹苞,神罔时恫,执豕酌匏。”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