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罄罍耻 | |||
| 拼音 | píng qìng léi chǐ | ||
| 简拼 | pqlc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 ||
| 成语出处 | 《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北周·庾信《思归铭》:“麟止星落,月死珠伤,瓶罄罍耻,芝焚蕙叹。”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
瓶罄罍耻
成语搜索:
| 瓶罄罍耻 | |||
| 拼音 | píng qìng léi chǐ | ||
| 简拼 | pqlc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 ||
| 成语出处 | 《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 例子 | 北周·庾信《思归铭》:“麟止星落,月死珠伤,瓶罄罍耻,芝焚蕙叹。”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