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耳并重 | |||
| 拼音 | kǒu ěr bìng zhòng | ||
| 简拼 | kebz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 成语解释 |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
| 成语出处 |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
| 例子 | 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鲁迅《彷徨·肥皂》) | ||
| 产生年代 | 现代 |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
口耳并重
成语搜索:
| 口耳并重 | |||
| 拼音 | kǒu ěr bìng zhòng | ||
| 简拼 | kebz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 成语解释 |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
| 成语出处 |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
| 例子 | 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鲁迅《彷徨·肥皂》) | ||
| 产生年代 | 现代 |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