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槁苏暍醒 | |||
| 拼音 | gǎo sū ér xǐng | ||
| 简拼 | gsex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 ||
| 成语出处 | 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
槁苏暍醒
成语搜索:
| 槁苏暍醒 | |||
| 拼音 | gǎo sū ér xǐng | ||
| 简拼 | gsex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 ||
| 成语出处 | 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