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棠之请 | |||
| 拼音 | fā táng zhī qǐng | ||
| 简拼 | ftzq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
| 成语解释 |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 ||
| 成语出处 |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请示赈济 | ||
| 例子 | 地震灾后,人们都在盼望发棠之请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
发棠之请
成语搜索:
| 发棠之请 | |||
| 拼音 | fā táng zhī qǐng | ||
| 简拼 | ftzq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
| 成语解释 |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 ||
| 成语出处 |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请示赈济 | ||
| 例子 | 地震灾后,人们都在盼望发棠之请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