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无遗利 | |||
| 拼音 | dì wú yí lì | ||
| 简拼 | dwyl | ||
| 近义词 | 地尽其利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 成语解释 |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 ||
| 成语出处 | 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
| 产生年代 | 近代 |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
| 地无遗利 | |||
| 拼音 | dì wú yí lì | ||
| 简拼 | dwyl | ||
| 近义词 | 地尽其利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 成语解释 |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 ||
| 成语出处 | 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
| 产生年代 | 近代 |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