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寸之地 | |||
| 拼音 | chǐ cùn zhī dì | ||
| 简拼 | cczd | ||
| 近义词 | 尺山寸水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
| 成语解释 |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 ||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一》:“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 ||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 ||
| 例子 | 宋·苏洵《六国论》:“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
尺寸之地
成语搜索:
| 尺寸之地 | |||
| 拼音 | chǐ cùn zhī dì | ||
| 简拼 | cczd | ||
| 近义词 | 尺山寸水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
| 成语解释 |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 ||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一》:“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 ||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 ||
| 例子 | 宋·苏洵《六国论》:“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