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旄黄钺 | |||
| 拼音 | bái máo huáng yuè | ||
| 简拼 | bmhy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
| 成语出处 |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指出师打仗 | ||
| 例子 | 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明·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
白旄黄钺
成语搜索:
| 白旄黄钺 | |||
| 拼音 | bái máo huáng yuè | ||
| 简拼 | bmhy |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
| 成语出处 |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指出师打仗 | ||
| 例子 | 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明·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